近日,貴州遵鈦集團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鈦業)繼鎂電解工序恢復生產后,停產數年的氯化精制工序實現復產。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試運行,主體設備運行平穩,充分發揮工藝優勢,產品質量指標向好,達到預期目的,實現恢復海綿鈦全流程生產的目標。
2015年,遵義鈦業受海綿鈦市場的多方面因素影響,其鎂電解、氯化精制工序先后停產,海綿鈦產能規模也同步受限。停產后,生產所需的四氯化鈦和鎂完全依賴外購。隨著海綿鈦生產經營形勢逐步向好,該公司將恢復停產工序作為重要工作,全力恢復海綿鈦全流程生產,充分發揮全流程工藝優勢。
2020年,在貴州省國資委、黔晟國資的大力支持下,遵義鈦業認真貫徹貴州遵鈦集團作出的恢復鎂電解工序生產的決定,集中力量攻克難關,高質量完成了鎂電解工序的工藝改造提升、設備檢修測試和職工安全規程及技能培訓等系列準備工作,并于同年12月6日順利啟動首臺電解槽,鎂電解工序自此恢復生產運行。2021年,鎂市場價格一路走高,下半年鎂價漲幅超年初價格的3倍,海綿鈦生產成本嚴重倒掛。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緊抓機遇,克服一切困難,加速啟動新電解槽投入生產,充分發揮鎂電解工序產能效益,取得了各項生產指標創歷史新高的好成績。該公司的液鎂單槽日產量、氯氣回收率、噸鎂電耗等主要經濟指標在同行業企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安全環保穩定受控,為該公司全年生產經營指標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鎂電解工序實現穩定生產的同時,貴州遵鈦集團緊盯全流程生產的重要環節——氯化精制工序的復產工作。該工序是為海綿鈦生產提供主要原材料的重要工序,是海綿鈦全流程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2021年9月,貴州遵鈦集團作出恢復氯化精制工序生產工作部署,要求遵義鈦業再接再厲,集中力量再克難關,安全環保地實現氯化精制工序的復產啟動。
為了高質量完成氯化精制工序的復產任務,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尤為重要。為此,貴州遵鈦集團調集精干力量組成復產專家團隊,負責工藝、設備、環保各項工作的技術攻關。氯化鈦部同步成立技術攻關組,負責復產中工藝、裝備、安全控制等升級改造和設備檢修測試。在此期間,貴州遵鈦集團主要領導多次深入現場,召開專題會,協調解決過程中的困難,調度工作進展。氯化鈦部班子及黨員、生產技術骨干幾乎吃住都在公司,不懼疲勞、不畏苦累,齊心協力奮戰在作業現場。該公司所屬各部門圍繞復產工作,也抽調專門人員配合現場作業,更換管線6000余米、檢修更換泵(閥)700余臺(個)。負責技術攻關的工作人員針對過去生產中暴露出的工藝、環保問題,完成了尾氣淋洗系統、儀表系統、氯化爐爐底優化、廢氣收集等17項技術升級改造。為進一步增強安全控制,該公司在原有的儀表操作控制系統基礎上,增設了安全儀表控制系統,使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控制自動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時,該公司強化對職工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能提升培訓,完善生產過程中突發事故應急處置方案修訂和實地演練。
2022年2月,該公司完成了對公司職工的崗位工藝操作、安全、環保等崗前培訓,全員考核合格。3月8日,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工序復產前的各項工作完成情況進行了現場逐項檢查驗收。在內部驗收合格的基礎上,3月11日,該公司聘請省級專家對該工序的重要生產設施、安全環保設備及應急方案、實地演練、員工培訓等情況再次進行現場討論,并及時對專家組提出的問題做了整改。經專家組最后評審,認為氯化精制工序工藝、設備、安全環保等各方面準備充分,具備復產條件。3月底,氯化精制工序正式啟動,到目前為止,生產穩定受控。
氯化精制工序生產的恢復,終結了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達7年之久的半流程生產困境,為充分發揮海綿鈦全流程生產優勢、提升海綿鈦產品質量、有效控制生產成本、發揮產能規模、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