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海聚能鈦業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近20米高的大型電子束冷床(EB)熔煉爐聯動設備有序運作,數字化、可視化平臺上生產進度一目了然。
“今年,鈦行業發展環境整體回暖,企業發展隨之提速,全年產量較去年增長近30%。我們還研發建立了新型耐650℃以上高溫鈦合金材料的全套工藝流程。”青海聚能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副主任杜彬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為下一步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技術創新,蛻變發展,這是青海聚能鈦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作為目前全國最大的EB爐熔鑄鈦及鈦合金企業,青海聚能鈦業公司2021年完成產銷量超過全國鈦錠總產量的十七分之一,約占全國EB爐鈦錠產量的40%,成績斐然。
“重視創新,企業發展才有活力、有后勁;堅持持續創新,才能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并且,只有當技術創新儲備到一定數量時,才能實現質的提升。”杜彬由衷地表示,得益于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攻克關鍵技術以科技撬動企業發展,青海聚能鈦業在全國鈦錠產業中占得市場先機。
一把電子束槍需要多少錢?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臺進口設備的電子束槍體部件開始了猜想。
幾萬元,幾十萬元,上百萬元……杜彬說,這臺從國外進口來的設備上的一把電子束槍需要一千萬元。隨即,記者計算起這臺設備上共有六把電子束槍,總價值就要六千萬元。
據杜彬介紹,EB爐熔煉設備主要由電子束槍、大功率高頻高壓電源、自動化控制系統、結晶器、真空系統及爐體結構等部分組成。電子束槍、大功率高頻高壓電源屬國際前沿的關鍵核心技術設備,被稱為EB爐熔煉設備的“心臟”。目前只有德國、英國、法國、烏克蘭等國家對EB爐熔煉設備及其應用有較深的研究,我國還處在早期試應用階段。
從國外進口來的設備,一方面技術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后期維護會是天價。最終將不利于企業的生產和發展……
青海聚能鈦業提出了EB爐設備國產化要求。經各方專家及技術骨干幾年的努力,于2014年底成功突破“電子束槍”及“大功率高頻高壓電源”核心瓶頸技術,并成功制造出樣機。而國產化“電子槍”及“大功率高頻高壓電源”的成本只有國外設備的兩成。
一步一個腳印,青海聚能鈦業的每個發展節點都以啃下“硬骨頭”為刻度——
“2016年,公司鈦合金研發進入關鍵期,為了解決熔煉成分難控制、廢料規格形態不一等問題,我們采用數值模擬方法進行理論推算,結合自己的設備工藝特點,形成了一套工藝控制方法;然后在實際試驗過程中,不斷優化工藝參數、重新設計差異化配料及入料規范,成功生產高質量、低成本鈦合金鑄錠。”杜彬回憶到。
惟其磨礪,始得玉成。通過努力,2016年青海聚能鈦業勞模創新工作室在“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國產化”項目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研制了EB爐關鍵部件450KW(千瓦)冷陰極電子束槍,為公司節省支出1376萬人民幣。
同時,研制EB爐高頻高壓開關電源,公司已將5臺自主研制的電源替換進口設備上的原裝電源,自主研制的電源成本僅為進口電源的一半,節約成本約合265萬人民幣。
曾經完全由國外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占主導的國內市場,現在10%以上可由青海聚能鈦業提供。
截至目前,該公司年產能達7000噸,其中,鈦合金產品1000噸;累計生產TC4、TI425等鈦合金產品2500余噸,實現銷售收入375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