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1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法規和技術研討會在常州召開。本次研討會聚焦立法與監管、行業發展、合規實踐、金屬材料及制品加工技術4個模塊展開。
上午的會議由國際鎳協會北京代表處總助李先孜主持。國際鎳協會公共政策經理Marco Vallini在會上分享了鎳、不銹鋼和食品接觸材料歐洲法規的最新進展,系統介紹了截至目前歐盟及歐洲各國關于金屬合金,特別是不銹鋼食品接觸材料相關的立法情況和最新動態。他介紹,食品接觸用不銹鋼貢獻了全球原鎳消費量的25%以上,含鎳不銹鋼的優勢帶來了更高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衛生保障。
自2020年8月31日,我國GB 480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及合金材料及制品》修訂版征求意見稿面世以來,新版GB 4806.9備受行業關注。來自標準起草單位——寧波海關技術中心的研究員劉在美,全面介紹了修訂內容、修訂中的試驗研究情況及相關的修訂背景,為行業深入理解新版標準,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發揮了良好的指導作用。
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金屬包裝的回收再次成為行業熱點話題。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主任仇凱在會上介紹了食品金屬包裝產業、食品接觸鋁易拉罐原級再利用項目和鍍錫薄鋼板包裝回收再利用現狀,并呼吁行業各界共同努力致力于金屬包裝回收,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各國法規標準介紹的基礎上,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常州)研究員姜歡分享了全球金屬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政府通報情況,并結合各國法規要求對通報進行了分析,給出了全球貿易形勢下,金屬食品接觸材料的合規策略。杭州九陽小家電有限公司經理郭翰林在會上分享了九陽在相關產品食品安全管控中,GB 480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的合規實踐經驗。
下午的研討會由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常州)主任商貴芹主持。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常州)研究員茅辰,圍繞GB 480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合規評價關鍵技術及常見問題,介紹了各技術指標測試的方法選擇,比較了新老標準測試的差異以及合規性判定的注意事項。
國際鎳協會宋全明博士分享了含鎳不銹鋼在食品和飲料相關行業的應用,主要從不銹鋼簡介、食品工業應用不銹鋼適用性、材料表面質量和等級、食品工業選材以及日用消費用品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斯必克(上海)流體技術有限公司經理李程鵬分析了不銹鋼的表面處理與衛生安全控制,詳細介紹了飲料食品的行業要求、常見表面處理方法及要求。奧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虞分公司部長倪俊義分享了覆膜鐵這一新型材料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應用領域以及相關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
本次研討會由國際鎳協會與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常州)共同舉辦,秉承“交流分享、知識互通,讓我們更懂食品接觸材料”理念,吸引了80多位來自立法、監管、檢測、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