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獲悉,攀枝花市東區圍繞推動“三個圈層”聯動發展,著力構建“4+3+1”現代工業體系,用好攀西世界級釩鈦資源,全力打造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加快推動東區現代工業集聚地高質量發展。
據東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成富介紹,“4+3+1”現代工業體系中的“4”即洗選礦產業、鋼鐵及延伸加工產業、鈦深加工產業、冶輔耐材產業;“3”即粉末冶金產業、釩產業、綠色建材產業;“1”即清潔能源、石墨、先進磁性材料等新興產業。今年,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將突破850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釩鈦產業是重中之重。
彭成富指出,未來,攀枝花東區將在完善釩鈦下游產業鏈基礎上、不斷加大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快推動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
在加快釩鈦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攀枝花市東區大力實施集群招商突破工程,緊盯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開展“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招商,加快完善東區釩鈦產業鏈“地圖”。依托攀鋼等核心企業和釩鈦資源優勢,明確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釩鈦先導產業的定位,圍繞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釩鈦新材料、先進機械制造、粉末冶金等領域進行項目包裝和專業化招商,先后引進、落地、培育紅宇新材料鑄件及智能制造、瑞達高端釩鈦藥芯焊絲、攀鋼釩業公司釩氮合金擴能改造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帶動引領作用的企業及項目。
攀枝花東區將大力推進“機器換人”“體制換新”,加快培育“名企”“名牌”,實現“量”“質”共同提升。實施重大項目增效工程,加快推動攀寶鈦產業園項目建設工作;全力推進航鈦新材料公司年產2000噸鈦鑄錠項目、普銳升公司鈦合金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鋼城集團12.3萬噸精密鈦/鋼薄板冷軋生產線項目、鴻泰年產2500噸鈦管材項目預計今年12月底前主體建設完畢,慧恩醫療醫用鈦耗材項目產能得到釋放等。
彭成富表示,攀枝花東區還將加大科技創新扶持力度,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引領工程。與全國50余家科研院所組成產學研合作聯盟,通過設立校地專項合作資金、建設工程技術攀枝花分中心等方式,實施釩鈦領域產學研項目;推進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重點引培釩鈦產業高端人才,實現人才定期互派交流,邀請國外釩鈦專家定期到攀枝花參與項目技術攻關。
同時,攀枝花東區還有進一步加強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綠色通道”建設和規范化協調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繼續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制發《引進釩鈦深加工產業企業(項目)扶持辦法(暫行)》,建立“紅名單”制度,將攀鋼等20余家釩鈦生產企業納入重點支持企業名單,制定幫扶措施;積極落實直購電試點、鐵路運費優惠、鐵礦石資源稅優惠、釩鈦企業所得稅優惠等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負。近年來,東區已累計爭取國家、四川省級支持釩鈦產業發展資金3億余元。
強強聯合,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破冰起航。彭成富介紹說,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新能源電池行業出現了急劇擴張。為進一步實現產業轉型,上半年,攀枝花市東區本土企業四川目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眾合新炭材科技有限公司簽定了新能源項目合作協議。兩公司采用模擬法人股份制方式,對目倫科技現有8臺石墨化爐進行改造,使其具有年產7000噸負極材料規模,并要求今年實現投產。在一期投產基礎上,著手建設二期負極材料生產線,力爭在年內啟動二期項目建設,明年投產,使東區具有年產30000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規模并延伸相關產業鏈條,實現東區新能源產業的破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