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寫過兩個做鈦工藝品的民間藝人,他們的鈦工藝品全是手工打造,有鈦陀螺、鈦筆、鈦掛件等,每件都是唯一的,相當于件件都是私人定制。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工匠藝人綻放的藝術魅力。
近日,記者在寶雞巨成鈦業采訪時,該公司董事長羅建輝提到了其公司的“專精特新”,這是巨成鈦業榮獲的美譽。記者曾在海綿鈦企業生產一線的多個崗位工作過,深知無論是否為同批同級的產品,其內在都不可能完全一樣,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正是因為內在的不同,才會有“專精特新”的獨特優勢,因此,形成市場的競爭優勢。
羅建輝說,巨成鈦業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對同一批材料進行細分(細分標準是知識與實踐積累的經驗,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看似相同的材料便產生了不一樣的結果——這是在“專”中針對客戶不同需求而產生的“特”色分配。
記者在巨成鈦業生產現場看到他們制造的與新能源、環保相關的鈦設備時,感受到了巨成鈦業在思維和實踐上,與其他企業的不同,尤其是他們制造的用于儲存醫用疫苗的鈦設備,更加展現了巨成鈦業的“精”與“新”,這是一種思維上的競爭優勢。記者曾采訪過一位企業負責人,他說,做企業是有思想的,工藝線上植入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生產出什么樣的產品。
再來看“專精特新”,其實這是一種思想的根植,“專”是專注,“精”是精細。只有當企業的“專精特新”聚集成一種智慧的理念時,制造就會轉化為“智造”。
與羅建輝聊了很多關于治企理念后,記者認為,無論企業規模大還是小,如果沒有獨特的優勢,就很難在市場中擁有競爭優勢。每一家企業都有不同的企業理念,思想不同,結果必然不同,這也是“專精特新”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