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噸、10噸、20噸的鈦錠正在1200kW臺車式電阻爐內加熱,灰色的金屬塊已經燒成了耀眼的紅;叉車來回穿梭著,將紅彤彤的鈦錠分別運到25MN、63MN的蘭石重工快鍛機處;一旁的快鍛機內,燒軟了的鈦錠像“面團”一樣正在被“揉捏”……
這里是位于陜西省寶雞市的陜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力神”)的生產場地。在翻滾的熱浪中,一根根鈦錠經蘭石重工快鍛機的“千錘百煉”,被打造成了純鈦板坯、合金鍛件等結構。
然而,一年前這里還全是10多米的深坑,隨處是飛揚的塵土。如今,一座現代化的車間已經拔地而起,大力神也迅速成長為寶雞·中國鈦谷最大的民營鈦企業。
大力神董事長張照明認為,大力神之所以在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大的轉變,與企業的精氣神是分不開的。
“鈦”具風采
張照明是一名退伍軍人,年近60歲的他,行姿、站姿、坐姿依舊體現著軍人氣質,心中也仍然懷著一份沉甸甸的軍人情懷。而大力神主要加工鍛造軍品部件:玉兔號月球車、C919大飛機和華龍一號核電站中都有其生產的鈦合金產品。
在張照明的帶領下,大力神的廠房里,懸掛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和“八一軍旗”,旗幟飄飄,催人奮發;墻壁上還鑲嵌了“我是戰狼用我必勝”“我為國防事業在奮斗”17個紅色大字,激發著員工的愛國主義精神。
總經理雷紅義也說,大力神最吸引他的就是那股子精神。他指出,正是這樣的精神讓大力神從創建之初到現在“一天一個變化”。
“鈦”有實力
加工鍛造軍品對企業的裝備鍛造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正如張照明所說:“做加工就像當兵打仗,當兵打仗一定要有精良的裝備。”
據介紹,大力神擁有的單臺裝備價值近2億元。其中,宇航標準的熱處理設備有加熱退火爐及箱式電阻爐共16臺;機加設備有甘肅星火臥式車床、龍門銑床共13臺;另有YUT2600超聲波探傷儀、手持式光譜儀等。
除此之外,為了全面提升大力神的裝備實力,公司還花1.8億元進口了奧地利GFM公司RF-40型臥式數控徑向精鍛機組。這是世界上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精鍛設備,最大進料尺寸為500mm,主要用于軍工、航空航天、海洋戰略工程等高端領域。設備正在調試、安裝過程中。投產后,可實現一體式鍛造成型,顯著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產能,節約生產成本,顯著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鈦”美未來
張照明重視的不僅僅是企業精神和裝備鍛造能力,廠房周邊的軟環境建設也是他所關注的——花園式工廠是大力神的另一特色。
大力神對原有的生產用循環水池投入巨額資金,將其建設成了一個音樂噴泉,小橋流水、楊柳依依,這里儼然就是一個美麗的公園。職工公寓和科技研發樓也正在建設中。
目前,大力神以加工為主,立足“三航”(航天、航空、航海),與科研院所聯合走產、學、研發展之路。
據雷紅義介紹,由于裝備先進、加工質量精良,大力神還在寶雞西北地區構建形成了“工藝互補、裝備互補”的產業模式。寶鈦集團、西部材料、天成航材、拓普達和寶雞鑫諾等許多優質企業的大鍛件都在大力神加工,實現了資源共贏、經濟分享。
張照明說:“古有青銅器,今有鈦合金。”未來,大力神將建設鈦及鈦合金科技產業園,開發自己的產品,并打造一個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熔煉、鍛造以及交易的大市場,縮短客戶的交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