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外,大型貨車裝載干氣脫硫塔整裝待發;生產車間里,火花四射,一件件成品在高級技術工人的手下陸續出爐。今年,遼寧新華陽偉業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發展勢頭依舊十分強勁。“4月份公司連簽了兩筆大單,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份,目前車間正24小時加班加點搶工期,確保如期發貨。”近日,筆者見到了即將出差的公司總經理高峰,簡單的交流中,他向筆者道出了公司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奧秘”。
科技支撐為基
“這臺干氣脫硫塔是我們為盤錦一家公司生產的,對方要得急,而且對產品品質要求高,我們強大的生產能力還是完全能夠勝任的。”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金屬復合材料研發、生產及金屬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制造專業廠家,遼寧新華陽生產的鋼、不銹鋼、鈦及鈦合金等產品覆蓋石油、化工、制鹽、氯堿、純堿、制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遠銷海外及國內所有省份。多年來,公司創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金屬復合技術實驗室,高薪聘請專家,組建研發團隊,以自主創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為了從傳統裝備制造企業向新材料制造企業轉變,去年,公司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所探討共建巴頓鐵嶺研究中心,并達成初步意向,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落實中,建成后將輻射周邊地區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國際競爭不僅僅是產品質量、價格的競爭,更是核心技術的競爭。烏克蘭有著雄厚的技術基礎,同時也擁有科技成果轉化的巨大市場,我們通過搭建對接平臺,達成國際技術合作,為自身技術提升提供幫助。”高峰說。
政府保駕護航
“今年年初,沈陽的疫情對公司沖擊不小,人員、貨源流通受限制,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生產進度。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我們想辦法、找出路、保穩定,給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高峰說,國家利好政策的支持是企業走出困境最有效的強心劑。疫情期間,公司不能生產,政府組織以工代訓培訓活動,讓工人接受專業培訓,留住了人員,穩定了結構。養老保險、電費等減免政策更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正常運轉提供了支持。“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很多銀行機構積極與我們對接,解決了資金需求。有政府托底,我們企業發展心里有底,勁更足了。”
作為中國生產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骨干企業,多年來,高峰帶領團隊穩扎穩打,在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刷新業績。“今年,我們將不斷做大做強產學研聯盟,繼續開拓航天、民用、軍工等領域,在出口份額上爭取有更大突破,實現更好更高發展。”高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