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碩果滿枝,備受業內人士關注的鈦鋯鉿年會拉開序幕。10月20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主辦的以“創新引領,共筑鈦鋯鉿行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鈦鋯鉿年會暨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家生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會長、寶鈦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副會長、秘書長賈翃出席會議并作報告。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逯福生主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工信部原材料司領導等出席了會議。來自全國各地企業代表300余人就目前行業熱點及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度交流與探討,進一步推動我國鈦鋯鉿行業穩步健康發展。
趙家生在致辭中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已經建成了專業配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產業基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持續快速發展,行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由1978年年產99.6萬噸增長到2019年的5501萬噸。目前,我國有色金屬產量、消費量均以接近或超過世界總量的40%,連續17年為世界首位,我國已成為全球有色金屬產量和消費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他強調,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產業鏈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自二季度以來,有色金屬行業逐步走出探底恢復性回升的向好態勢。鈦鋯鉿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品種,是有色金屬國家“十三五”新材料規劃重點突破發展的材料,具有不可替代和重要的戰略金屬地位,這也為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大好時機。
他認為,中國鈦鋯鉿工業已進入新一輪的發展時期,在航天、航空、艦船、兵器、核工業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潛力。希望鈦鋯鉿產業的發展要緊緊把握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升級,大力擴寬鈦鋯材的應用范圍,不斷向行業高端市場邁進。
最后,趙家生對2019年中國鈦鋯產業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稱成績來之不易,挑戰依然嚴峻。他希望,此次會議期間企業廣泛交流,深入討論,鈦鋯鉿分會要更加緊密地跟蹤行業發展形勢,緊密依靠會員單位,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共同推動我國鈦鋯鉿產業的科技進步和創新升級,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軍工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王文生作了《共克時艱、化危為機 共同創造鈦鋯鉿行業美好未來》的報告,回顧了2019年的工作,并對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他指出,2019年以來,在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領導下,面對航空航天、軍工、海洋、高端裝備用鈦材需求的快速增長,鈦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的新形勢,鈦鋯鉿分會密切跟蹤行業發展形勢,緊緊依靠會員單位,履行社會責任,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以服務質量提升,促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1月中下旬起,各省相繼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按下了暫停鍵。在我國疫情得到控制后,國際疫情又大面積傳播。在全球范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鈦工業發展也經歷了一次過山車,海綿鈦價格從2019年初的每噸6萬元到年底的每噸8萬元,再到2020年4月份的每噸4.5萬元。國際鈦材市場受到嚴重的沖擊,很多國外客戶停產停工,需求銳減,項目暫停、延遲或取消。特別是國際民用航空市場,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客戶提出在手訂單撤銷、延遲和暫停。這對鈦行業來說,將面臨一次“洗牌”,能夠挺過“寒冬”、實現轉型的,就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為此,他對鈦鋯鉿分會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一是完成鈦鋯鉿分會理事會及第七屆理事會換屆工作。二是召開2020年中國鋯鉿行業年會。三是組織編撰《中國鈦工業史》和《中國鋯鉿工業史》。四是組織征集2020年中國鋯鉿鈦行業年會報告及論文,組織編撰2020年中國鈦行業年會論文集及2019鋯鉿年會文集。五是完成2019年度鈦鋯鉿行業的統計工作。六是做好鈦鋯鉿分會的網站信息發布工作。
賈翃作了《中國鈦鋯鉿工業現狀及展望》的報告。她指出,2019年,我國海綿鈦產能15.8萬噸,較2018年增長了47.7%,主要是由于國內鈦市場量價齊升的市場背景下,國內產量最大的前6家生產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張,且整體開工率達到50%以上。2019年,海綿鈦產量84884噸,較2018年增長了13.2%,連續5年增長。2019年,鈦工業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行業結構性調整已初現端倪,已由過去的中低端化工、冶金和制鹽等行業,正快速向中高端的航空航天、船舶、醫療、海洋工程等行業發展。
她強調,在看到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問題,目前,我國鈦行業存在原材料缺乏批次穩定性、采冶工藝落后、鈦加工存在缺陷、技術壁壘高、后備人才不足等問題,希望國家整合中國鈦產業鏈,首先從鈦礦入手,在非洲及中國周邊等政局穩定的國家,收購高品質的鈦砂礦資源,滿足國內長期高端領域的高品質原料穩定供應,另外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目前鈦渣及海綿鈦生產企業,形成海綿鈦原料的高品質和批次穩定的廠區供應渠道,其次是引進國外先進的鈦合金加工工藝和裝備,整合目前國內鈦加工企業,從熔煉、鍛造、炸制、擠壓、開坯等每個環節完善鈦合金加工生產工藝,形成批次穩定的高品質鈦加工材批量供應鏈,把質量控制分散到每一個加工環節,形成高端航空航天合金加工材供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