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了幾十年的工藝,他主動擔責,大膽革新,帶領團隊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他是貴州遵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運行部還蒸工段工段長舒煜,他的座右銘是:真干總會有辦法。
對于每一項改進的細節,舒煜的筆記都記得工工整整。
海綿鈦蒸餾生產過程中,中心管石墨墊容易松動,造成漏氣,而且中心管還容易堵塞,堵塞后打管疏通一次要上千元成本,一爐產品生產過程要打管5~8次,企業要增加成本幾千元,出現泄漏后要停止生產進行更換處理,這樣生產時間將延長10~15小時,最終導致生產進度上不去,質量受到影響。
舒煜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摸索,反復論證后提出:去掉中心管的高溫閥,改良現有工藝條件。
這是延續幾十年的工藝,從來沒人提出過質疑,當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經常看到他和技術人員圍在一起探討,甚至就站在生產現場系統爐邊和人‘爭吵’,他堅持自己的看法,并盡量說服其他人進行改進。”9月14日,遵鈦集團生產運行部黨總支書記游文化說。當時有人提出,出現嚴重后果誰來承擔責任?舒煜毫不猶豫地表示:“所有責任我來承擔。”
得到上級支持后,舒煜和技術團隊反復研討每一個細節,工藝改進后,第一爐產品效果不錯,但仍然存在有堵塞的情況,舒煜立刻和技術人員聯合攻關,改進工藝加以解決。
“通過工藝改進,公司大型爐的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產品結構不斷改善。公司一個還蒸車間每年要生產幾百爐產品,按照每爐節約的打管費用計算,單這一項,就可為企業節約上百萬元。”游文化告訴筆者。
2018年3月,遵鈦集團圍繞“海綿鈦生產轉型升級”這一綜合性課題成立了最高級別的攻關組,舒煜攻關組核心成員。
其中一道工序涉及氯化鎂排放,過去是人工輔助操作完成,在高溫下工作,效率極低且極不安全。
在遵鈦公司總工張履國的指導下,舒煜與團隊一起反復交流探索設置氯化鎂自動排放閥門,從設計到應用,各個環節制定了三個方案進行比對,優中選優加以實施。閥門不但要承受800℃以上的高溫,還需要有保壓等工藝條件,國內目前沒有廠家能做到,最后公司決定自主設計圖紙和生產廠家一起合作研制,其中,僅一個高溫密封墊,就選取了10多種進行驗證,最終成功解決了難題。目前,閥門已開始應用,為實現遠程電腦操控打下了基礎。
遵鈦集團在改善產品結構、提質降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攻關課題,舒煜帶領團隊通過為期兩年的攻關,《反應器及大蓋優化升級改造》《防止蒸餾過道堵管》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同時解決了一直困擾海綿鈦生產中的中心管堵塞、氯化鎂管泄漏等難題,兩項目在生產過程中,有效地縮短了蒸餾時間,每臺系統爐的利用系數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按照目前每年產能多生產海綿鈦幾十爐,按市場價計算,可多創造產值百萬元,并實現了生產規模化。
“認真,是舒煜很明顯的一個特點。”游文化說,有次一批產品其中的一個技術參數兩個部門核算的結果不一樣,舒煜不放過這一細節,反復查找直到找出原因才罷休。同時,部門接受他的建議,進行嚴格把控,成立生產、技術和成品三方核對數據的機制,讓每一批次產品都經得起檢驗。
得益于舒煜帶領技術團隊的貢獻,2018年4月,遵鈦集團12噸爐海綿鈦生產質量0A級品率創造了建廠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同時也首次實現了12噸爐自投產以來公司確立的奮斗目標,創造了海綿鈦生產行業歷史性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