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各國經濟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也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季度相關數據顯示,從全球到全國的經濟下滑,對于各行各業來說是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針對于以外貿為主的行業來說,更是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疫情對于全球經濟及各行各業造成的影響已經無法改變,隨著我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疫情時代,鈦白粉企業如何應對,其出路在哪里,如何謀發展?對此,江蘇泛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曉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后疫情時期企業更應該苦練內功,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力度,特別是高端替代產品的研發,通過“高、精、尖、特”產品和技術搶抓新機遇,鞏固和穩定內外貿合作伙伴,使企業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倪曉光介紹說,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使大部分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在鈦白粉行業也很突出,尤其是中國鈦白粉年產量已近全球一半,并且產能過剩整合進度很慢。但是對于有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技術門檻相對較高的企業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泛華化學作為技術性企業在當前危機中有比過去更多的機遇。”倪曉光表示,一方面是市場困難時大部分企業都在想方設法降成本,比如尋找更具性價比的原料,這讓泛華化學創新產品推廣有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市場需求萎縮之下同質化產品銷售最困難,生產企業更重視提升產品競爭力,研發或引進“高、精、尖、特”產品技術的意愿加強,使企業的新項目推進加快了。這些都讓泛華化學和合作伙伴、下游用戶合作更緊密,創造出更多新價值。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市場經濟越不好,有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越興奮。倪曉光分析說,道理很簡單,當鈦白粉市場需求低迷的時候,有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可以借此機會推出新產品,為產業鏈企業提供新價值;可以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市場恢復以后則可以再展宏圖。
受疫情的影響,泛華化學的研發、新材料項目、產品銷售都受到了影響。研發項目中斷近一個月,選購研發設備受到拖延,復工后泛華化學增加了研發力量,加班加點趕進度,同時更快推進正在實施的項目,如在昆明東昊的“高耐候塑料用DR-2589”項目將于5月正式生產,在安徽安納達的“綠色涂料用ATR-311”項目與該司新領導集體達成一致,力爭在年內全面完成;在云南合資的“鈦酸鋰與鹽湖提鋰劑”項目也在抓緊建設,三季度就要拿出合格產品。
倪曉光告訴筆者,疫情期間,公司產品銷售受到一定影響,國內銷量下降,國外發生客戶推遲提貨、延期付款、推遲裝運等各種情況,但是也有部分生產防疫用品的用戶需求在激增。為此,泛華化學也采取了多種積極措施進行應對,一是在企業全面復工后立即打通了貨物運輸環節,不惜代價保質保量地保障了客戶需求;二是泛華化學啟動了一個“疫情客戶關懷計劃”,向國內外客戶分享防疫知識經驗,贈寄防疫用品,為國外客戶提供更長的碼頭貨物存放期、延長付款期限等,受到客戶贊揚,增進了合作關系。
在疫情期間,泛華化學與客戶的交流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線上交流迎來更多機遇,針對疫情期間大量的居家辦公,將部分產品及服務延伸到在線進行,打通線上與線下資源,更好的為客戶保障產品服務,同時在營銷推廣上嘗試和發展短視頻等新方式,效果明顯。
2020年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是很難跨過去的一道坎,但是對于泛華化學來說,這是一個發展最好的機會。倪曉光介紹說,新產品是技術進步的真實體現,2020年泛華化學將推出多款新產品。
一是針對塑料領域的鈦白粉需求,泛華化學在2019年下半年與昆明東昊合作以在市場獲得很大成功的“高端塑料專用鈦白粉DR-2588”為基點,啟動了一個“塑料高端應用鈦白粉系列化”戰略,根據用戶特殊應用需求開發“高精特尖”的細分產品,已經成功量產了“電子膜專用型”“高增塑劑塑膠專用型”2個細分應用產品,已獲得下游標桿企業批量使用,正在大力推廣。二是推出一個高端的新產品“高耐候塑料專用型鈦白粉DR-2589”,計劃5月份正式量產,是戶外塑料替代進口產品的很好選擇。“DR-2589”已于2019年完成了研發和評價,今年初在昆明東昊成功試產,經下游標桿企業檢測評價獲得通過,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完全能夠替代進口產品,為下游用戶創造更低的成本。三是綠色涂料用ATR-311、鈦酸鋰和鹽湖提鋰劑也將在今年實現量產。
退潮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泡沫散去,才知道價值何在。對于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甚至于每一個人來說,在經濟一片繁榮的時候,大家都能夠生存得很好,當然也很難看出一個企業的實力,只有在市場到達低谷的時候,才能看出來誰更有市場競爭力。
作為一家專注于二氧化鈦類產品的創新型科技企業,泛華化學擁有設施齊備的新材料中試研發實驗室、CNAS和CMA認證的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專業的技術研發和銷售團隊,已提交技術發明專利申請47項,獲得技術發明專利10項,其技術研發實力在行業當中更是首屈一指。
同時,倪曉光認為,對于未來行業的發展,大家應積極樂觀,鈦白粉行業未來的機會在兩方面:一是規模化,從國外鈦白粉行業發展歷史看,基本上是整合形成一些規模大而且成本低的大企業;二是必然存在一些產品具有特色的中小企業,這兩種發展大致形成與下游需求相匹配的“二八法則”式結構。
不論是規模化企業還是特色企業,都追求技術和產品提升,小企業比較靈活,同時也是靠特色產品生存發展,因此會更努力。泛華化學旗下有研發高新技術企業特豐新材,有CNAS、CMA雙認證第三方權威的鈦白粉應用檢測實驗室泛華檢測,有專業化的營銷團隊,研發、檢測、銷售是一個內循環,與上游企業和下游用戶鏈接成一個開放的外循環,根據用戶需要在產品和檢測技術方面研發發展,通過不斷研發、合作生產滿足用戶新的產品需求來創造價值,這是泛華化學的發展之路,希望與行業內企業更多合作,創造出更多高性能產品來實現共同發展。倪曉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