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正值年終歲尾,鈦白粉淡季不弱,部分現貨緊張探漲。據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介紹,鈦白粉大型企業開會決定價格維穩,于是鈦白粉價格市場開始了主力定調,少數生產商宣布漲價,以攀枝花地區為主的西南生產商,調漲幅度在200元~300元/噸,由于下游備貨、月末或出現集中停產檢修的狀況,目前現貨供應比較緊張,渠道商提貨需要排隊待發,但各生產商開工和庫存情況不一,現在是以自身情況定價的時代,有些時候無需引領,行情漲跌自作自主,現貨緊張就要漲價,哪怕搞一個區域共識也是好的。之前價格過高或庫存較多的生產商也有稍微回調。同級產品價差在1500元/噸左右,價格跨度正逐漸縮小。
楊遜說,目前的價格行情似乎讓人捉摸不透,傳統淡季的弱勢似乎并不那么弱,有些漲價有些持穩,其實細想一下,并不難判斷。以攀枝花地區為主、華東地區為輔的生產商,主要由于終端備貨、環保壓力和檢修周期導致的現貨供應緊張和開工率下降,出現排單堆積,發貨較慢,給市場一種一貨難求的印象,加之潛在的區域共識催生的若干漲價函,使這個淡季的行情并不“淡”。按照慣例,年末時的漲價顯得有些“一反常態”,然而,除上述地區之外的生產商現貨供應都相對穩定,價格市場自然平穩,也正是因此,攀枝花生產商的漲價函,行業帶動性并不大,但弱勢止跌回穩作用明顯。一句話概括:主流市場平穩,攀區貨緊小漲。
目前,行業的主流行情多穩少漲,但仍存弱勢風險,后市如何走勢,楊遜認為,有兩個利空因素:一是年終,生產商和經銷商多以收款為重,銷售端為了沖量或出現薄利多銷的快進快出銷售模式;二是外貿出口進入“冷清期”,而元旦假期返市后的1月中旬或進入國內市場的“冷清期”,緊接著就是春節,屬“冷清期”疊加。
總體來看,國內外走貨的最佳時間有限,“常規賽”的表現直接決定“季后賽”的排位,所以當下的收款、銷售情況直接影響2020農歷春節后的行情走勢。
目前,國內多數硫酸法金紅石型和銳鈦型鈦白粉的主流報價在1.4萬~1.55萬元/噸和1.15萬~1.23萬元/噸,國產和進口氯化法金紅石型鈦白粉按用途區分主流價格在1.8萬~2萬元/噸和2.6萬~2.8萬元/噸(以上均為含稅現金出庫價)。
楊遜認為,當前國內鈦白粉價格市場主穩,生產商前期低價接單較多,加之個別地區開工率下滑,現貨供應短缺,該部分生產商出廠價格靈活調漲,使淡季的交投市場止跌回穩。短期看,12月價格市場以僵持企穩為主,實單隨供應量、需求量和付款形式一單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