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鈦市場回顧
11月初,國內鈦礦延續了上行態勢。其中,攀枝花10#鈦礦一度超過了20#鈦礦的報價。攀枝花鈦中礦供應持續緊張,10#鈦礦的生產及供應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價格也是一路上調。而在11月中下旬,隨著下游鈦白粉價格的回落,鈦礦價格上漲態勢也隨之告一段落,而部分商家擔心未來需求不足,報價也有所回落。
11月份,鈦礦進口量依然低于往年同期,且今年前10個月的鈦礦進口量較往年相比減少約四分之一,尤其是優質鈦礦的進口數量明顯偏少。受此影響,部分進口鈦礦價格持續上漲,漲幅5美元~10美元/噸。國外價格上行加之匯率提升等因素,目前,國內鈦礦進口商成本不斷攀高,國內售價上行壓力增大。
11月份,北方90高鈦渣招標價格再度上調50元/噸,漲幅較之前有所下降。考慮到此前高鈦渣開工率有所回升,這種情況也在預期之內。考慮到鈦礦價格上漲推高高鈦渣成本,實際上高鈦渣廠的利潤并未得到改善。隨著冬季的到來,市場對高鈦渣需求也較為平穩,下游采購企業的定價權較為牢固,鈦渣企業難以要求更高的價格。酸渣市場受到原料價格上漲以及下游市場轉弱的雙重壓力,在成本上漲的同時,下游采購價格卻受到壓力,酸渣企業盈利空間受到挑戰。
11月下旬,四氯化鈦價格波動,幾家主要的四氯化鈦企業先后宣布上調產品價格。隨著冬季的到來,部分地區開始進入限產狀態,加之前段時間四氯化鈦價格有所回落,市場供應量也隨之回落。目前,國內四氯化鈦供需形勢大體平衡,略顯偏緊。下游海綿鈦企業需求穩定,使得四氯化鈦價格上漲后也能得到支撐。對于海綿鈦企業而言,200元/噸的漲幅較為溫和,海綿鈦企業有能力自身消化成本,若后期四氯化鈦價格再度連續上行,海綿鈦企業或將調整價格。
剛剛進入11月,國內鈦白粉骨干企業便下調了產品售價,這也正式宣告鈦白粉市場進入淡季。在多數企業降價后,鈦白粉價格區間整體下行,其中,前期價格較低的二、三線企業降幅低于一線企業,整個市場上的價格差距有所縮減。由于經營狀況不同,企業間庫存差距明顯,部分企業前期價格過高,導致庫存偏高,另一些企業則由于控制產量而庫存較低,隨后各企業將根據自身情況,實行一單一議的情況將增多。
鈦白市場淡季提前到來
在經歷了“金九銀十的”傳統黃金市場銷售期后,鈦白粉市場正在逐步轉弱。大型企業為保證產品銷量而暗中降價的消息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秘密。目前,市場報價區間的上限也從此前的1.63萬/噸下調至1.55萬~1.58萬元/噸,下調至考慮到近年鈦白粉行業在整合后,大型企業帶頭效應較為顯著,預計在大型企業調整價格后不久,其他企業也將被迫做出調整。可以說,今年冬季鈦白粉市場的第一波寒流正在形成。
其實早在9、10月份,鈦白粉價格處于上升期的時候,一些市場人士就注意到,今年的旺季表現顯得成色不足。由于下游市場需求較為平緩,下游企業在鈦白粉價格上漲之后,并未出現往年那樣加大采購力度的行動。一些下游企業在價格將漲未漲之際,便開始安排提前備貨的工作,另一些中小用戶則在價格正式上行后堅持按需采購,使得今年的鈦白“黃金季”并沒有形成大量訂單涌入的情況。
在10月末,鈦白粉市場已經漸顯弱勢。當時便有業內人士表示,鈦白粉市場存在較大下行概率。一些人表示,上海涂料展將成為年末市場走勢的重要風向標,若屆時鈦白粉企業普遍簽單情況不佳,展會之后或將被迫選擇降價保量,目前看來,降價期已經提前到展會之前。
不過,此次降價也屬于正常的行業短周期波動。在經過2013年~2016年市場低谷的洗禮后,目前中國鈦白粉市場表現的較為成熟,既看不到2萬元/噸以上的瘋狂,也難見萬元甚至9000元/噸的跳樓價。加之當前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國內下游市場也越發穩定,逐步從增量市場導向轉型為存量市場導向。因此,鈦白粉市場的波動主要是季節性的、小幅度的調整,如去年一般,此輪調整或將持續到春節前后,屆時市場或將再現小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