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解決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對于有色金屬行業來說,實現數字化和工業智能制造也是有色金屬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對于推動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競爭新優勢具有重大意義。
為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技術在長三角有色金屬行業的應用,促進有色金屬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近日,由上海市有色金屬學會、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聯合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先德電氣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支持協辦的 “2019有色金屬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研討會” 在上海召開。會議就新形勢下智能制造與有色金屬工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著力點和途徑進行了探索,并充分分享了自上一屆有色金屬智能制造研討會以來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化、綠色化及數字化轉型、提質降本的項目案例和經驗。來自有色金屬行業及裝備制造企業、有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130余人出席了會議。
中國是世界電解鋁產銷量第一大國,鋁用炭素是電解鋁生產的重要原料。在炭素陽極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產生的污染源相對較多,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產業工人身體健康問題,此外,炭素陽極產品質量問題也容易影響電解鋁產能、產量、質量、效率和經濟效益問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李曉斌教授在會上介紹了該團隊研發和實施的“有色冶金特炭生產過程智能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人工智能化技術與產業的有機結合,有效解決有色冶金特炭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與效率、污染泄漏和排放等迫切問題。
據李曉斌介紹,該項目通過人工智能方法,對現有人工生產裝備進行智能化改造,研究設計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無人化和集中處理污染的封閉化新型智能生產設備與工藝,從根本上解決炭素與焦化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污染問題及智能化產業升級。
該項目也得到了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推薦,認為該項目核心技術填補了該領域多項國際空白,實現了電解鋁和冶金焦化行業高污染環境的智能化和無人化,為解決有色和冶金碳材料清潔生產及徹底解決環境污染與工人的身體傷害提供了可實施的方案,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下游加工領域在智能制造與產業的結合上也有不少新的嘗試與創新。上海華峰鋁業有限公司翟雪芳在會上介紹了該公司在熱軋復合自動粘合技術及智能軋制控制方面的探索。翟雪芳介紹,該司生產的復合材料對粘合道次要求較高,但此前一直采用的手動粘合模式下的軋制,每個方向、每一道次的軋制啟動、運動方向、鋁錠停止的時機與位置完全由主操憑經驗判斷,按照工藝要求控制,操作頻繁,精神高度集中,易產生疲勞,出現誤操作,同時也是引起規律性成品氣泡、復合層脫落缺陷導致報廢的一個重要原因。
該公司通過不斷的嘗試和試驗,形成了適合其生產工藝的粘合道次自動控制方案,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標準化作業,大大降低了主操的頻繁操作強度,保證了主操對突發事情的反應能力;同時,減少了粘合道次數量以及道次所需時間,提高了復合料熱軋效率,釋放了軋機產能;保證了復合料粘合道次的標準化,從而保證粘合質量的一致性;靠設備自動檢測自動軋制,避免了手動粘合模式下操作失誤的發生,減少了報廢的缺陷。
智能制造技術如何促進提質增效是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思考但又面臨的難題。本次研討會上,上海先德電氣集團公司就有色金屬智能制造和工業4.0鏈接構架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和方案,并針對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管理推出了高效的Mixking軟件管理系統,為中小企業管理現代化、智能化提供了適用的工具。北京科技大學劉鴻飛教授團隊在會上為板帶箔企業帶來了一款基于工業互聯網條件下智能化的管理軟件,為板帶加工企業量身打造了專用智能化管理系統。
傳統的銅加工行業如何走向智能制造?上海龍陽精密銅管有限公司付鐵巖工程師在會上分享了該公司在銅管智能制造領域的嘗試與探索。該公司通過打造銅管數字工廠,以實現推進“新制造”技術、培訓先進制造業所需的“新勞動力”、建立可控的“彈性產業供應鏈”的目標。據介紹,目前已實現了在制品物流、制品及產量統計、品質管理等主要功能,在順暢在制品物流、降低制品庫存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的重要工具。
此外,與會演講嘉賓還圍繞智能制造在能源管理、鋁卷盤自動包裝、板帶箔生產、鋁合金疊錠生產等工藝及設備領域的應用案例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誠如上海市有色金屬學會彭惠紅副理事長在會議總結中所言,與過去企業項目改造僅注重形象、或僅關注成本的理念不同,目前新一輪的工藝、設備乃至管理項目的重心更加關注新技術、新管理方法、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應用,更關愛勞動者和環境。許多企業通過升級改造開始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的同步發展,以此來推進企業能在現今復雜的生存環境中穩健發展。而隨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對有色金屬產業供給側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環保政策的日趨嚴厲和勞動力資源緊缺程度的不斷吃緊,加快發展與實施智能制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正在成為業內的共識及奮發的方向。主辦方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的交流,能給業界更多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示范、給更多的技術專家和管理者有一個清醒的提示:我們應當從現實出發來探索出一條合適的路徑,并充分利用現代智能技術來發展和管理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