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國際鎳協會“2019國際鎳協會中國化學品法規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來自國內外的政府機構,行業組織,以及鎳產業鏈相關單位以及媒體近50人參加了大會。本次會議以“化學品風險評估和管理”為主題,安排了專業、豐富、精彩的專題報告,邀請國內外相關專家,就化學品環境和健康風險評估及管理的立法思路、國外經驗、標準制定、產業發展進行深度研討。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化工行業都是很多經濟體的支柱產業。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12 年的報告統計,從 1970 年到 2010 年,化工行業的產量增加了 20 倍。尤為重要的是,自2012 年至 2020 年,亞太地區的化學品產量預期增加46%。化工行業的快速增長,迫切需要法規更新以采用更好的風險評估和管控方法。近年來,不少立法主體包括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都制定或完善了各自的化學品管理法規體系。目前,中國正在加大力度完善化學品法規體系,并于 2019 年 1 月公布了新起草的《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和管控條例》(征求意見稿);此外,《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修訂也進入公開征求意見階段。現在是中國化工行業利益相關方進行深入細致討論,并為新的化學品管理法規制修訂建言獻策的關鍵時刻。要落新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還有待于針對不同的化工細分領域制定更多具體、實用、科學的技術指南和標準。
來自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管理中心的于洋博士就中國化學品管理法規最新進展做了專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化學品管理不善導致的危害事件呈現上升趨勢,污染事件頻發,我國化學品風險防控形勢嚴峻。近些年,國家也高度重視化學品的管理問題,在《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等重要方案中,特別強調要加強化學品的管理。針對目前國際國內形勢,國家正在加速立法步伐,并著手建立毒理學數據庫和模型,來進一步加強化學品的管理。”隨后,國際鎳協會Kai-Sebastian Melzer化學品風險管理措施分析 (Risk Management Option Analyses)的概念及其應用。他說:“RMOAs是在EU的REACH法案實施之后,根據憲法和法律確立的行政措施適當性原則(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對可供選擇的多個規制措施進行分析,綜合考慮經濟社會效益等因素,在科學可行的前提下,選擇主管部門、行業和社會都能接受的措施。歐盟現在已經有關于如何應用RMOAs的模板,相關工作已經在法國、德國、匈牙利等成員國廣泛開展。另外,OECD也在探討類似RMOAs的流程。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劉霞博士也在交流會上就國家標準《消費品中化學物質限值》的起草情況進行了介紹。她在報告中對標準和定位做了詳細解讀,她分析說:“考慮到我國國情、消費品行業相關發展現狀等因素,新國標中化學物質限值要求是企業應遵循的最低安全要求,不應低于現有消費品相關行業標準的要求;應保證消費品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其有害化學物質的限量要求能達到保障消費者人身健康的目的。”
中國歐盟商會環境工作組張丹陽女士以及石化、化工和煉油工作組Rachel Rapaport女士,分別介紹了兩個工作組在加強政府機構交流,支持環境及化學品法規完善方面所做的大量具體細致的工作。
交流會現場氣氛熱烈,與會者就化學品法規等熱點問題做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國際鎳協會自 1997 年進入中國以來,專注于開發含鎳材料市場,并分享專門知識以促進鎳的可持續應用,還為中國鎳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提供信息和科學方面的支持。國際鎳協會將始終堅守使命、踐行承諾,用鎳促進全球低碳經濟發展。
國際鎳協會是由全球主要鎳生產企業組成的協會,其使命是促進并支持鎳的正確應用。國際鎳協會開發并支持包括不銹鋼在內的新興和現有的鎳的應用,推動合理的科學研究、風險管理、社會經濟效益成為公共政策和法規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