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7月25日,鈦微媒記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深入鈦民品行業,對企業現狀及發展,鈦制產品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與深度了解。記者一行采訪了多家企業,在走訪期間發現該地域的企業的品牌意識正在逐步形成,雖產品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不盡人意,但多數企業對產品工藝技術及產品質量的把控越來越高。
在深圳霸獅鈦辦公展架上,一個拋光精致的鈦碗讓記者眼前一亮,但總經理郭元兵對此并不十分滿意。在他看來,鈦碗的表面拉絲還有較強的進步空間,他表示,在今后的生產中,將更關注細節。對于鈦民品行業的發展,郭元兵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鈦民品定價存在一定問題,生產企業與銷售商在產品利潤劃分方面存在誤區,由于銷售方沒有較高毛利潤,對推廣銷售形成障礙,除直銷模式外,這種推廣方式不利于鈦民品行業發展。
對今后鈦民品行業的發展企業多抱積極態度。博友制鈦投入大量資金推廣鈦民品,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代播放宣傳片,也是對鈦民品行業的看好,該企業董事長黃昌德認為,雖然目前困難重重,但鈦民品行業發展前景較好,讓更多家庭用上健康的鈦制品是他們的愿望。博友制鈦將堅持高品質產品生產,對于未來的發展,博友制鈦更加注重產品研發,擴大銷售渠道。
在產品研發生產中,不得不提中山市的一家臺商鈦企,這家企業在產品細節生產方面精益求精,企業定位明確,向高端發展。這家企業是全球鈦合金高爾夫球桿頭制造企業,利用現有的生產技術及表面處理能力,向鈦民品行業進軍,精細加工打造自主鈦民品品牌。據業內人士介紹,這家企業很可能會成為高端鈦民用生活品的引領者。
中山鈦會、和順鈦業兩家企業也是發展各有特色,中山鈦會筷筷(鈦筷)領先,和順鈦業壺壺(鈦電水壺)換代,彼此以筷以壺為基礎輔射相關鈦品的發展。
在走訪期間,一家家企業的成長,讓更多人看到鈦民品行業的蓬勃發展,但仍然不可忽視,這些鈦民品生產企業如何實現盈利,是每一個鈦民品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走訪中,一家讓鈦走入建筑的企業的發展及提出的問題讓人思考(詳細報道關注近期中國有色金屬報、鈦微媒、中國有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