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國際鎳協會主辦的2019年度中國鎳行業交流會在上海召開。
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碳排放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正在加劇,備受關注。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路線圖,以推進有效解決方案的落地和實施。因為資源儲量豐富,鎳被視為實現低碳經濟不可或缺的元素。通過科學管理鎳從開采到循環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有效實現低碳發展。鎳及含鎳材料,是清潔能源、綠色交通、可持續建筑及碳捕捉封存等低碳經濟解決方案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本次會議以“鎳促進低碳經濟”為主題,圍繞上述環境問題,設置了主題報告和問答交流環節,探討如何通過使用含鎳材料促進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鎳相關的產學研用等單位近100名代表出席會議。
國際鎳協會健康與環境公共政策總監兼歐盟辦公室總經理Veronique Steukers在題為《鎳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貢獻》的報告中表示,2015年,聯合國峰會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涵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2015年~2030年期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這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從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她指出,鎳及含鎳材料將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食品方面,含鎳材料有助于使食品和飲料更安全,從而減少食物浪費;健康方面,不銹鋼中鎳的良好質量和性能有利于生產先進的藥品、醫療器械和設備;清潔飲水方面,鎳幾乎在提供飲用水的每一步都大有作用;清潔能源方面,鎳是電池、風車、太陽能電池、生物能源裝置與設備以及碳捕獲、儲存和核電關鍵部件的重要材料之一;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目標方面,鎳不僅提高了最具挑戰性環境下材料的性能,而且有助于實現設施的長壽命和低成本;可持續的城市和社區目標方面,含鎳材料使城市環境更安全、更有吸引力、更持久;水下生物目標方面,含鎳材料幫助實現海洋產業有害排放最小化;氣候行動目標方面,含鎳材料特別是不銹鋼,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助力清潔能源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核心部分;消費和生產方面,鎳的可回收性等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
國際鎳協會高級公共政策經理Mark Mistry在題為《鎳在緩解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的報告中強調,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才能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在此過程中,鎳優異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能夠在減緩氣候惡化、實現各國溫室氣體減排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專家郭士伊在題為《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政策路線圖》的報告中說道,中國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能源低碳發展、交通低碳發展、構建綠色生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碳市場、發展綠色金融八大政策領域入手,深入地、全面地推動低碳經濟發展,讓低碳經濟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內生動力之一。
國際鎳協會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宋全明在題為《鎳在中國低碳經濟領域的應用》的報告中表示,對于中國來說,鎳在許多低碳技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火電、核電、風電、水電、工業燃氣輪機和噴氣發動機、油氣勘鉆、氫能、液化天然氣、儲氫、加工工程、電鍍、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碳捕獲與存儲、電池、綠色建筑、供水等領域,鎳及含鎳材料都有應用案例,不僅體現了鎳作為材料的關鍵作用,也體現了其突出的經濟價值。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數據顯示,到2050年,預期世界人口增長到96億。為了向全人類提供足夠的食物、住房、能源和用水,必須加快開發和改進相關技術的步伐。鎳具有良好的韌性、延展性和耐腐蝕性,在嚴峻的環境中能夠展現卓越的功能。也正是得益于這些特質,含鎳材料才能夠在能源、交通、餐飲和凈水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不斷地為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鎳是一種適合循環回收利用的金屬,含鎳材料在其使用壽命的終點仍具有較高價值且易于識別提取,只需要較低的成本,就能將其制成優質的新材料。
在問答交流環節,代表們普遍認為,推動鎳及含鎳材料持續地研究與應用,是促進中國以及全球低碳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途徑。合理開發的鎳及含鎳材料,可以滿足全球經濟與生態環境大趨勢的需求。
國際鎳協會由全球主要鎳生產企業組成,其使命是支持并促進鎳的正確應用。國際鎳協會支持并開發包括不銹鋼在內的新興的、現有的鎳的應用,推動合理的科學研究、風險管理、社會經濟效益發展,通過科研機構 NiPERA開展與人類健康和環境有關的尖端科學研究,成為公共政策和法規的基礎。國際鎳協會自1997年進入中國以來,專注于開發含鎳材料市場,通過分享專業知識促進鎳的可持續應用,還為中國鎳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制定提供了信息和科學方面的支持。國際鎳協會表示,將堅守使命、踐行承諾,用鎳促進全球低碳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