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際鎳協會第二次中國工作組會議在北京舉行。本次工作組會議主題為如何在國內更好地為會員提供專業服務,共同推動與鎳相關法規政策的完善與發展,進而促進含鎳材料的合理使用。來自國際鎳協會及其會員公司的13位嘉賓出席了會議。
國際鎳協會健康環境與公共政策總監Veronique Steukers博士宣布會議開幕,并作了反壟斷提示。
隨后,Veronique Steukers向與會者介紹了國際鎳協會的組織架構,讓中國會員公司的同事們更好地了解了國際鎳協會4個主要團隊——科學、市場開發、健康和環境公共政策、傳播和共享服務團隊的職能,以及由會員推動的董事會特別工作小組的管理結構。Veronique Steukers鼓勵與會者訪問國際鎳協會的新網站。據了解,新網站采用了更友好、便捷的互動方式。
市場開發總監Richard Matheson介紹了國際鎳協會的全球工作重點,包括該協會對鎳重要應用領域的持續性關注,例如食品接觸材料、交通運輸、建筑、施工、電鍍、工程、清潔能源等行業。
Richard Matheson還向與會者介紹了鎳行業在供水、電池和造船領域的最新應用前景,著重闡述了電池這個熱門話題,分析了采用鎳的各類電池帶來的巨大潛力。對于自來水供應領域的不銹鋼應用,Richard Matheson指出,廣東省東莞市和深圳市有意向借鑒東京的成功案例,欲與2家中國公司合作開發適用的不銹鋼波紋管。他還介紹了協會開展的高質量市場分析、系列技術知識講座和在線技術服務等宣傳及市場開發工作。考慮到鎳行業在很多地區復雜的監管環境中運營,因此Richard Matheson指出了與國際鎳協會科學部門合作的重要性。
中國首席代表宋全明博士介紹了在中國市場的開發工作。宋全明介紹了市場拓展計劃的最新進展,包括輸水管道、FCM、建筑、施工、電池、電鍍等相關項目。針對輸水管道項目,宋全明強調,國際鎳協會與標準制定者、供應鏈等開展了大量互動工作,為中國推廣不銹鋼管道作出積極的努力,同時協會將與EHEDG、食品包裝和機械協會、食品接觸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合作主辦相關講座。
國際鎳協會中國法規政策經理陳偉超介紹了中國健康和環境公共政策相關的情況。陳偉超簡要介紹了健康和環境公共政策重點、中國NSG、中國網絡會議、食品接觸材料監管論壇、風險管理方案分析研討會、食品接觸材料立法審查文章、歐盟商會的環境和化學WG意見書、與其他商業機構的監管宣傳合作、EQS研究項目以及含鎳原料的政府政策咨詢,重點介紹了中國化學品監管框架以及國際鎳協會參與相關工作以及電動汽車和電池行業的監管環境。
國際鎳協會中國宣傳專員李先孜介紹了該協會在中國的宣傳工作。李先孜介紹了協會在中國的主要傳播計劃,包括媒體活動報道、社交媒體管理、文件出版和全球傳播資料的翻譯,協會與《中國有色金屬報》、《世界金屬導報》、大明數字媒體、湖北電視臺等的良好合作情況。國際鎳協會新網站的發布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訪問者可以查看相關視頻、鎳雜志、信息圖表及其他資料。
最后,深圳市麥諾幕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Patrick Feng分享在幕墻施工中應用不銹鋼的商業案例。Patrick分享了麥諾公司在國內外提供或安裝不銹鋼幕墻的多個成功項目。他們在幕墻中主要采用316L不銹鋼,在屋頂內主要采用445型不銹鋼。
國際鎳協會表示,有必要不斷強調鎳是一種可供相關方使用的豐富資源,國際鎳協會可以共享相關的傳播資料。
在輸水管道項目中,300系列不銹鋼可以展現出更大的潛力,而地面系統中更多地采用316不銹鋼。預計中國特大城市將會率先開展此類應用。
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投資勢頭非常強勁,NCM811成為一種實用配方,因此這個行業對于鎳至關重要。盡管目前大部分電動汽車電池仍未進入報廢階段,但中國監管機構已經向電動汽車制造商提出了具體要求,從而保證他們生產的電池可以被跟蹤,而且通過城市一級的網絡進行回收。
在建筑幕墻應用領域,相對于傳統材料鋁,不銹鋼更加耐用,用不銹鋼建造的克萊斯勒大廈已有80年歷史。從2010年開始,幕墻建造公司開始大力推動不銹鋼的大范圍應用。目前,不銹鋼已成為很多標志性建筑物幕墻的主要材料。麥諾幕墻技術公司稱,不銹鋼在幕墻中的應用規模分別每年增長10%(廣東省)和8%(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