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鈦市場回顧
1月份,四川攀枝花地區鈦礦市場稍有松動。在1月初,當地部分中小選廠恢復生產,使得當地10#鈦礦供應有所增加。受今年春節假期較早以及部分下游工廠提前停產放假的影響,市場上對10#鈦礦的需求卻沒有增加,當月新訂單數量較少,導致價格小幅下行。至1月中下旬,攀枝花鈦礦市場成交寥寥,多以交付前期老訂單為主,基本處于半休市狀態。進口鈦礦價格由于國外礦商堅挺而相對穩定,且國內進口商利潤空間有限,可進行調整的空間已不大。
1月份,95高品位金紅石價格再度上行,而其他低品位的金紅石價格維持不變。由于國內新建氯化項目均采用95以上的高品位金紅石作為生產原料,且國內95金紅石現貨庫存較少,導致市場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進而推動其價格上行。而其他低品位金紅石由于國內產量較多且需求穩定,沒有明顯的增長點,其價格保持不變。
1月份,鈦渣市場再度下行。其中,氯化渣價格下行至5960元/噸附近。雖然,1月份國內對氯化渣的需求量稍有回升,但下游客戶相對固定且鈦渣閑置產能依然龐大,導致其依然沒能扭轉其價格繼續下滑的態勢。酸渣市場方面,由于下游部分企業提前停產放假,1月份部分企業將酸渣售價下調50元~100元/噸。受產品價格下滑影響,部分酸渣企業也停產休假,依靠產品庫存滿足客戶訂單。
1月份,部分四氯化鈦企業恢復生產,國內四氯化鈦供應有所增加。下游需求依然旺盛,在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四氯化鈦價格依然維持在高位不變。海綿鈦、鈦材市場表現穩定,價格沒有變化。
1月初,鈦白粉市場有所下行,但隨著部分企業的停產及封單而走穩。元旦過后,鈦白粉價格回落至2017年以來的最低點,且這一價格已經接近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成本線。這一變化也使得市場買方改變觀望的態度,并開始按步驟進行采購。買方認為,隨著鈦白粉價格接近成本線,未來降價的可能性減小,進而轉為補充庫存。這一變化可能意味著終端用戶去庫存周期的結束以及市場底部的形成。
2019年全球鈦原料供需形勢不會改變
近日,全球主要鈦原料生產商紛紛公布2018年的生產經營情況,并對2019年市場作出初步判斷。幾家企業的報告總覽下來之后,發現各家企業基本都表現出相似的情況,而這也是2018年以及2019年鈦原料市場發展的大趨勢。
2018年,全球主要鈦原料企業產量不僅沒有增長,而且多家企業產量還因各種原因有所下降。其中,幾家企業均出現當前礦山生命周期進入尾聲的情況。隨著剩余儲量及富礦含量的降低,2019年部分礦山產量將繼續呈現下降的態勢。而新礦山開發及現有礦山延壽的工作仍在進行中,無法在2019年彌補產量的下降,進而導致全球鈦原料供應端受到影響。
同時,筆者了解到,一些正在開發中的項目釋放緩慢,2019年全球市場上的新供給相對有限,這將使得2019年全球鈦原料市場將延續2018年的供應態勢。
在2018年,全球高品位鈦原料的供應情況相當緊張,這也使得當年產品價格出現上漲,全球幾家主要鈦原料供應商雖然產量有所降低,但鈦原料及其副產物的銷售收入反而呈現上漲態勢,漲幅從20%~31%不等。而從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來看,多家企業已經與下游客戶簽訂了半年或全年的銷售協議,高品位富鈦料的售價繼續保持10%以上的漲幅。
雖然,2018年下半年受全球貿易形勢惡化,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但各企業依然對2019年市場表現出信心。第一鈦原料,尤其是高質量鈦原料的儲量逐步減少,產量也在減少,市場供應緊張的根本態勢沒有改變。第二雖然2018年下半年下游市場出現波動,但下游客戶在當年4季度已經降低了對原料的采購,目前原料庫存已經降至較低水平。在今年3月份后,將開啟新一輪的采購周期,從而在2季度或將形成新一輪的好行情。第三2018年下游需求總體較為旺盛,鈦原料企業普遍出現產量低于銷量的情況,礦山的產品庫存規模持續下降,部分企業甚至需要延期交貨,這對后期市場價格上漲提供了動力。
筆者認為,盡管今年我國鈦礦進口總量較高,但仍以低品質鈦礦及中礦增量為主,高品質鈦礦及金紅石的供應依然較少。目前,國內市場已經初步體現出分化的趨勢:即高品位原料需求旺盛,價格堅挺甚至不斷上漲;而低品質原料銷售壓力較大,出現滯銷及價格不佳的情況。筆者認為,這種情況在2019年仍將持續甚至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