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能夠持之以恒、專心地做好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能夠付出一點力量,疊加起來中國就會更有力量。”重慶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世利航材)的董事長劉和平說。平淡樸實的話語滴水見陽光,映射了金世利航材扎實做事的精神。
采訪當天,記者與劉和平駕車前往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金世利航材。一路上,劉和平介紹了重慶兩江新區的發展藍圖,工業園、汽車園、航空園、科技園,以及金世利航材在兩江新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下車后,記者先去了企業車間,對該企業先有了一個感觀上的認識,采訪隨即展開。
“智”在高端
支撐高端先進的利器是科技。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起初是西安的一家小公司,以貿易為主。2004年、2005年海綿鈦價格暴漲,有價無市,金世利航材從國外進口了大量海綿鈦銷往寶鈦集團、西部材料、七二五所、北京有色總院等單位。2004年至2009年,金世利航研發生產了3000噸醫用鈦合金出口。隨后,在國產C919大飛機材料的選擇應用上,金世利航材幫助中國商飛引進VSMPO,成為C919唯一航空鈦合金鍛件供應商。經過幾年的發展,金世利航材意識到國產材料與國外材料存在的重大差距,為什么中國不能供更好的原料做更好的產品?于是,企業高層開始思考,能否引進高端技術、工藝、裝備甚至高端人才。究竟缺失在什么地方?補齊國家材料短板,這成為金世利航材發展的動力。
2014年,國際形勢發一些變化,某國航空公司需要的鈦合金材料被掐住了供應的“脖子”,他們找到金世利航材了解中國能不能生產發動機轉動件中需要的鈦合金材料。劉和平說,這種材料要求相當高。金世利航材通過評估進口原料的質量與團隊的研發能力,然后找到一家生產廠加工,金世利航材研發團隊全程跟蹤,監督生產每道工序,生產出了外國公司需要的發動機轉動件。經過28天的生產和兩個月的檢測評估,航空公司確認金世利航材研發生產的發動機轉動件用材料完全符合要求。隨后,另一家國外公司也對金世利航材進行了全方位的質量認證,這家國外公司在民用飛機上80%用上了金世利航材生產的鈦合金板材、棒材、緊固件,現在又用上了鍛件。
金世利航材供給國外民用飛機的鈦合金材料有質量保證及取得了數據的支撐,引起了C919大飛機的關注,相關鈦合金材料供應將進入實操論證。劉和平說,民用飛機對材料的質量要求更為嚴格,不能有半點風險,質量需要非常可靠。他說,金世利航材正式投產以后,開始為國外民用航空公司供應起落架的鈦合金材料,可以說國外公司對金世利航材的質量信任度是很高的。“智”在高端是由“智”在裝備決定的。
“智”在裝備
現代化戰爭中有一個現象,士兵背著一個很大的包,其實那是裝備,里面裝的是“科技戰”。金世利航材深懂其理,知道高端產品倘若沒有高端裝備作支撐,那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車間參觀時,劉和平指著一臺混布料系統說,這是金世利航材自主研發的一臺機器,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精度最高的稱重和混布料系統,兩噸重量誤差以克計。他說,金世利航材于1月9日安裝另一臺裝備,可以生產中國最大的鈦合金錠,重量大17噸。在生產現場,一個小的整體電極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劉和平告訴記者,這個電極的密度達到4.4g/cm3,而國內產品密度在3.2g/cm3左右。另外,其他廠家生產的電極需要焊接,金世利航材生產的不用焊接,生產出來鈦錠像熔過一樣。
劉和平說,很多新的裝備、新的工藝都是金世利航材研發團隊自行設計,目前,金世利航材的裝備規模應該在國內同行中處于前列。當2000噸快鍛、4500噸快鍛、擠壓機等一系列高端制造裝備安裝完成后,金世利航材裝備水平將繼續提升。他說,金世利航材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發和努力,做出不一樣的東西。金世利航材將不斷引進國外先進裝備與技術,同時走好自主創新之路。
提到萬噸壓機,劉和平臉上溢出了自豪。他說,金世利航材有一支非常強的研發團隊,萬噸壓機就是自行設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從國外購買這個萬噸壓機需要1.5億元,而且不包含工藝部分。金世利航材決心自主研發,壓機本身是與天鍛聯合生產,模具、工裝里面的核心部分全部由金世利航材自己設計,自己制造,這在國內同行中是沒有先例的。
養兵千日,用兵一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都間接說明裝備的重要性,優異的裝備,優異的團隊,才能創造優異的成績。
“智”在創新
劉和平說,創新是金世利航材的動力,裝備是金世利航材的基石,高端是金世利航材的目標。金世利航材主要產品是鈦合金、高溫合金,企業發展定位比較高,這或許是金世利航材一出場便啟航的動力。記者問金世利航材從2004年發展以來取得了哪些創新方面的成績?
他說,金世利航材在同行中有以下方面較為領先。
是較早把航空發動機轉動件用鈦合金材料供應到國外民用航空的中國企業。
擁有全系列供應鈦合金材料,覆蓋國外大型燃氣輪機的中國企業。
是向國外大推民用火箭供應低溫鈦合金材料。
是向國外民用航空制造公司供應鍛件、棒材、板材、絲材、管材全系列鈦合金材料的中國企業。
用13個月時間建成中國第一臺無焊接鈦合金整體電極的企業。已經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根5米長無焊接的鈦合金整體電極。從動土到投產用13個月時間形成鈦錠5000噸,鍛造7000噸生產能力,創造了同等規模航空級鈦合金產品項目建設的中國最快速度。
自行設計研發了世界上精度最高、速度最快的鈦合金混布料機。
自主研發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電極壓機。
劉和平如數家珍式地細數創新成果,讓記者看到了一家依托高端裝備生產高端產品企業的背后聚集著一批“高端人才”。采訪那天是星期六,記者采訪中遇見了金世利航材總經理,遇見了國外航空企業的客商。記者問:“今天星期六都在上班?”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管理層是沒有休息日的。
即將采訪結束時,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是重慶市20個重點工業項目之一,由市長督辦。還是重慶市6個“民參軍”項目。他指著窗外馬路對面的那片土地說,那是金世利航材二期工程,占地245畝,將打造高端板材項目。
金世利航材的“智”在高端、裝備、創新的格局中,蘊涵著金世利航材人的遼闊視野和擔當精神。一家創新能力極強的中國民營鈦企業——金世利高端航空鈦材正在重慶兩江新區“智”造。
采訪手記:志向遠大智造佳績
“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能夠持之以恒、專心地做好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能夠付出一點力量,疊加起來中國就會更有力量。”劉和平這番話道出了金世利航材人的事業心,責任感。
金世利航材立足高端,站高望遠,短短時間取得這些耀眼的成績不是偶然的。看看金世利航材的使命、愿景、服務,就鑄定了這是志向遠大、智造佳績的必然。
使命:為中國航空航天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支持。
愿景:成為中國航空航天高端材料的先鋒企業,成為全球航空航天材料的重量級企業。
服務: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優價與快速高效的服務。
志向遠大更需注重細節管理。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每一分錢都認真的花,不能造成浪費。這也是金世利航材在同行中投資不及別人一半,工藝裝備卻高人一籌、先進一步的科學管理。
2017年,金世利航材被列為重慶市“100個重點工業建設項目”,2018年又被列為100個中的“20個重中之重”,這不是口號喊出來,這是實力、實干、實在、實誠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