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紅土鎳礦原材料遠渡重洋來到唐山曹妃甸,通過中冶新材料項目先進的工藝流程,生產市場主流NCM622高鎳三元前驅體和副產高純氧化鈧,實現了境外礦產資源和國內高端產業的產業鏈融通。2018年12月22日,中冶集團中冶新材料項目——全球最大的高純氧化鈧研發及生產基地、國內最大高鎳三元前驅體項目投產,為中冶集團“新興產業領跑者”的戰略布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冶新材料項目占據了新能源電池的資源端,是中國五礦致力打造貫通上下游的“新動力板塊”,是中國五礦、中冶集團緊緊圍繞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伴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2017年10月,中冶新材料項目開工,中國二十二冶全力以赴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攻堅克難,展現“國家隊”水準
“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早已經成為全國各行各業人民的“座右銘”,也是中國二十二冶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
中國二十二冶迅速組織精兵強將進駐中冶新材料項目,參建了一期三元材料前驅體制備廠房、萃取廠房、氧化鈧廠房和生產輔助設施等。
參建員工克服工期緊、任務重、設計變更多等諸多困難,安全、優質、高效全力以赴保證項目履約。自2017年10月1日打下第一根樁到2018年2月7日所有主廠房結構封頂僅用99天,刷新了同類廠房施工最快紀錄;計劃90天完成的砌筑工程,通過增加可靠的技術措施僅40天就完成了7700立方米約410萬塊磚砌筑;3個月時間完成3000臺套設備安裝、7萬米管道安裝、60萬電纜鋪設,順利進入單體試車階段;2018年10月22日實現無負荷聯動試車,同年12月22日負荷聯動試車,創造了同類項目施工最快紀錄。
突出科技創新,打造綠色施工典范
中冶新材料項目全體參建員工發揚“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精心組織、嚴密施工,表現出良好的專業素質。定期組織工程推進會,各部門、各系統、各施工單位積極溝通、協調,解決材料資源、施工進度和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廣泛應用了建筑業10項新技術中的6大項13小項,全力打造綠色工地、智慧工地,有效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進行預制柱、預制折線形屋架、預制屋面板工程施工,大大縮短了工期;統籌安排,采用二次結構、裝修工程與機電安裝工程穿插作業施工方案,節約了有限時間;技術部門與現場設計人員實現無縫對接,解決了從圖紙到現場的最后一公里;安全管理部門與總包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同心協力,對現場安全無差別管理,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重任在肩,唯有不負重望。二十二冶人用堅不可摧的頑強拼搏精神,使不可能成為可能,創造了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建設施工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