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聞回顧
我國石墨烯領域首個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2018年12月29日,我國首個石墨烯國家標準GB/T 30544.13-2018:《納米科技術語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關二維材料》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石墨烯領域首批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之一,也是正式發布的第一個石墨烯國家標準。該標準的制定及發布,將為石墨烯的生產、應用、檢驗、流通、科研等領域提供統一技術用語的基本依據,是開展石墨烯各種技術標準研究及制定工作的重要基礎及前提。
高耗能行業將告別電價優惠政策
1月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完善差別化電價政策。全面清理取消對高耗能行業的優待類電價以及其他各種不合理價格優惠政策,嚴格落實鐵合金、電石、燒堿等7個行業的差別電價政策,對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用電(含市場化交易電量)實行更高價格。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鈦業熱點
聚能裝備“輕型真空自耗電極電弧爐”研制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西部超導子公司聚能裝備為某高校自主開發的“輕型真空自耗電極電弧爐”成功熱試,全自動化熔煉過程穩定,鑄錠表面質量,各項技術指標均達設計值。該型式電弧爐系聚能裝備自主研制開發,具有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熔煉參數控制精度高、電源節能高效、材料制備應用范圍廣等優點,適用于科研院所開發研究的同時,可全面滿足母合金精煉批產需求。
七二五所先進鈦及鈦合金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批復
近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二五研究所申報的“先進鈦及鈦合金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平臺獲發改委批復,該中心設“海綿鈦先進冶煉技術”“鈦合金熔鑄技術”“鈦合金熱加工、成型技術”“鈦合金先進連接技術”“鈦合金材料研制與應用評價”共5個研究分中心。圍繞船舶和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油氣開采等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聚焦鈦及鈦合金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
《釩鈦鐵精礦》《釩鈦鐵球團礦》標準4月實施
由國家釩鈦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持起草的《釩鈦鐵精礦》《釩鈦鐵球團礦》兩項行業標準,將于4月1日正式實施。行業標準的頒布實施將填補我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開發中釩鈦鐵精礦和釩鈦鐵球團礦產品標準的空白,統一技術要求,使生產、經營和使用有標可循,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我國釩鈦磁鐵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鈦市場情況
新年伊始,鈦礦市場基本穩定,企業均在處理年前訂單。
鈦白粉市場依舊平淡,市場觀望氣氛較濃。下游實際需求減少,多按需采購,鈦白粉市場或將弱穩運行。
海綿鈦市場受四氯化鈦影響,生產壓力較大,短期內將維持現狀。
鈦材仍以高端需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