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航軍融科技管理中心舉辦了軍工市場準入資格管理培訓,幫助民營企業了解“民參軍”相關準入資質辦理程序和方法、軍隊裝備采購審查程序流程、軍隊物資采購及后勤保障服務等內容,提高民營企業軍工準入資質獲取能力。記者就此采訪了中航軍融科技服務中心主任肖勝達,解答企業取得軍工資質的相關問題。
記者: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中國有色金屬報的采訪。隨著我國軍民融合的深入發展,我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大門已經向民營企業敞開,但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不知道民參軍的“門”在哪里。首先,請問企業參軍為什么要取得軍工資質?
肖勝達:首先,企業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提供相關產品必須取得相應資質,這是國家和軍隊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式。一方面,軍隊和國防工業需求非常大,千頭萬緒,進入軍品市場必須要有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軍品有著嚴格的要求,戰場無小事,人命關天,必須嚴格把關,而企業繁多,參差不齊,需要篩選甄別。我們還要看到,軍工資質,不是簡單的幾張證照,它有著實實在在的內涵,“辦證”實際也是企業建設發展的契機,“辦證”的過程,也是企業管理得到加強、技術水平得到提升、產品更新換代的過程。多年來,很多企業取得軍工資質后順利進入軍隊和軍工市場,受益匪淺。
記者:從民營企業角度來看,他們認為,有能力‘參軍’就能進來。但是,企業參軍需要辦理哪些資質呢?怎樣辦理?
肖勝達:軍工資質人們通常稱為“軍工四證”,即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簡稱國軍標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質認證,簡稱保密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認證,簡稱許可證認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名錄認證,簡稱名錄認證。2017年初,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將近兩年推進軍民融合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廣大民營企業反映比較強烈的矛盾困難逐一匯總,深入研究擬制了《推進裝備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思路舉措》,圍繞創新制度機制、降低準入門檻、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競爭環境、強化監督管理等5個方面,提出12條舉措和45項任務。其中,自2017年10月1日起,全面試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和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兩證合一”改革。
除了“辦證”,“參軍”企業,還要根據情況,選擇加入《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和《軍隊采購網》,所以,我們現在把企業參軍的資質稱為“三證兩網”。
今后,我們還會陸續介紹相關的具體政策規定。企業“辦證”要做好組織、管理、資料、現場、產品等方面的準備,要經歷多種形式的資料審驗、現場考查、人員測評等活動,要辦理多部門、多層次、多種類的各種手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完成這些事項,的確會有一定難度。我們中航軍融科技管理中心,著眼當前許多企業在辦理軍工資質時遇到的各種困難,專門組織力量,幫助企業更快更順利地“拿證入網”。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的性質和產品,精準識別企業需要辦理哪些資質,確定取得資質的路徑,使企業少走彎路,不走彎路。我們可以輔導企業進行組織建設、資料搜集、現場規劃、工藝規范等準備,讓一籌莫展變為輕車熟路。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讓企業家集中精力抓生產抓營銷,實現 “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記者:從您的介紹中更多解了了軍工資質的作用、內容和取得資質的基本路徑,相信廣大企業家會有所收獲。那么,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時期,有色金屬行業在“民參軍”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肖勝達:有色金屬行業是重要的軍工領域,“參軍”勢在必行,大有可為。我想請企業老總們在“參軍”過程中注意把握好四個關鍵問題:一是眼睛向上,看準方向。要樹立“看齊意識”,“參軍”要眼光高遠,縱觀全局,順應大勢,明確方向。特別是一定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思想為指導,一定要堅決服從中央軍民融合委員會的重大決策部署,一定要自覺落實黨和國家的戰略規劃、大政方針和政策措施,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持強軍優先,堅持局部服從全局,從根本上確保“民參軍”的正確方向。二是眼睛向下,看清市場。作為民營企業,你要真想、十分想“參軍”,就必須眼睛向下,盡量掌握市場信息,在弄清市場需求上下大功夫、真功夫、細功夫,堅持以軍事需求為牽引,以服從強軍為首要,主要是依靠技術優勢和實力,依法依規有序通過競爭贏得“參軍”機會和任務。三是眼睛向外,看透同行。要充分了解還有那些同行也想“參軍”,敏銳把握競爭態勢。要看透競爭對手的實力、優勢,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底。否則,競爭意識淡薄,競爭能力不強,盲目參與招投標,就可能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是“交學費”、當陪襯。四是眼睛向內,看重自強。務必高度重視研究解決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以改革創新和攻堅克難的精神,查找問題、分析問題、破解問題,在克服困難、解決矛盾中創業創新。“民參軍”是一個長期的奮斗過程,即使在“參軍”征程中遇到挫折,也不要怨天尤人,要始終把注意力放到增強自身實力、提高綜合素質上來,夯實“參軍”的基礎。唯有優勢多、實力強、水平高,方能在激烈競爭中搶占先機,爭必成、攻必克、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