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增材制造專業展覽會*之一的TCT亞洲展——亞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覽會將于2019年2月2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序幕,其中涉及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的企業創紀錄地達到了115家,其中包括了GE的增材制造的子公司GE Additive、GKN公司、歐瑞康、通快、DMG MORI等航空加工制造的企業。
對于國內航空制造企業而言,TCT亞洲展能夠一站式幫助獲取增材制造技術迭代情況;了解GKN、歐瑞康等國際航空制造供應鏈企業如何迎接增材制造的挑戰,以及如何應對增材及整個數字化制造對航空制造、維修的變革。
讓我們盤點一下明年TCT亞洲展對航空行業有哪些不容錯過的部分。
下一代金屬增材制造設備登場
目前國內航空領域裝機量較多的金屬3D打印設備,以德國的EOS M280以及英國 Renishaw AM250為多,是兩家公司在2011年先后推出的基于激光熔融技術開發的增材制造設備。
C919大型客機應急門導向槽零件
而明年亮相的最大革命性技術,非全球增材制造的最大獨角獸——Desktop metal在亞洲的首次出展,該公司目前估值為10億美金,投資者包括Google、通用汽車。Desktop metal采用的技術叫做結合金屬沉積(BMD),與使用激光器進行打印的SLM技術不同,其是通過擠出液滴再層層堆積的方式構建3D實體的,這一技術更接近于傳統的MIM金屬注射成型技術。由于不會使用粉末進行燒結,其打印價格約為SLM技術的十分之一,而目前推出的Production系列的生產速度會是現有技術的100倍。
Desktop metal
除了Desktop metal的革命性技術以外,在成型尺寸、精度、自動化等方面進行提升的新一代SLM技術設備也會在此次展會上推出,包括荷蘭Additive Industries的金屬3D打印生產線,機床設備廠商DMG MORI的SLM30設備;GE Additive 的1M x 1M X 1M的大尺寸3D打印設備等。
Additive Industries的metalFAB1系統的第一個買家是空客子公司
適航認證與國際航空航天供應商的生產級應用
GE增材制造將在2019年TCT上創紀錄的使用超過160平米的展位展示其全速邁向增材制造的雄心。目前3D打印在全球航空應用最為成熟的案例非GE的燃油噴嘴莫屬,自2015年開始GE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燃油噴嘴,今年10月GE第30,000個3D打印燃料噴嘴在阿拉巴馬州奧本工廠下線。
GE慶祝第30,000個燃油噴嘴下線
燃料噴嘴是發動機運行液體燃料的一部分,它負責將燃料噴射到發動機中。它是一個復雜的部件,曾經它由大約20個部件組成,現在通過使用3D打印,所有扭曲幾何體和內部腔室整個組件生產在一個單獨的部件中。
3D打印噴嘴為每架飛機節省了300萬美元,使燃油噴嘴的重量減輕了25%,并使其強度提高了約五倍,其燃油經濟性幫助LEAP發動機贏得了16,300臺的訂單。
3D打印燃油噴嘴
除GE以外,亮相明年TCT亞洲展的傳統航空航天供應商還包括歐瑞康和GKN。
今年初,波音和歐瑞康簽署了五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進3D打印工藝的目標是從初始粉末管理到成品的所有標準化,并能生產滿足美國航空管理局(FAA)與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要求的航空航天工業用結構性鈦合金構件。
歐瑞康高壓壓縮機 (HPC) 葉片組件
自2017年10月GKN宣布將所有增材制造相關業務轉到GKN Additive中,此次GKN Additive將首次出現在TCT亞洲展的舞臺,GKN的業務內容涵蓋粉末生產、制造、最終部件認證等各個生產方面。
在成立GKN Additive之前,GKN就采用了增材制造技術之后可將復雜結構的開模迭代周期從2年縮短至1年之內,并把鈦合金這種昂貴的航空材料的利用率提高至近100%。
材料測定、軟件仿真、數字測量,增材制造如何整合到產業鏈中
當航空制造業在考慮使用增材制造時,始終需要考量是否能結合到目前應用的工作流程中,有多少軟件模塊需要升級,現有的CATIA、ANSYS是否要加裝模塊?原來購買的掃描測量解決方案有哪些產品可以通用?
明年在TCT亞洲展上將增設INSPEX —— 掃描與測量解決方案展區,從對于粉末材料的粒度分析、表面特性;到針對三維數據收集的掃描和測量解決方案,再到最終產品的CT無損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