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8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報、鈦微媒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鈦業民品論壇在江蘇淮安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出席會議并致辭。
何季麟從技術、規劃的角度分析、展望了鈦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對鈦業民品的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好的要求,并對鈦業民品的發展寄予殷切的希望。
他說,淮安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并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鈦業民品會議聚集在富有文化的淮安召開很有意義。
鈦這種金屬上世紀50年代從實驗室轉化為生產力以來,其優異的金屬特性在國防軍工、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兩彈一星”升空、潛艇下海都有鈦的貢獻。在石油化工領域應用價值凸顯。如今,鈦在航空、航天、航海“三航”領域及海水淡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鈦“親生物金屬”特性的發現,鈦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鈦與人體的親融性、健康性被發現了,也發展了鈦業民品行業。鈦餐具、鈦茶具、鈦首飾等鈦品越來越多,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金、銀、銅、陶瓷、玻璃、塑料、不銹鋼制品的市場又添加了新成員——鈦。
鈦作為一種健康的新材料,未來會有它賴以生存的空間,作為鈦業民品的發展一定要在工藝上有所突破,技術上有所提升,設計上展現藝術。
對于鈦業民品的發展,一定要勇于實現科技創新,勇于擔當和責任,傾心研發適應消費者使用的鈦品。只有矢志不渝,奮力突破技術難關,研發生產消費者喜愛的鈦品,才能真正走進鈦生活,走進鈦時代。
何季麟希望每位中國鈦人,發揮聰明才智,生產優質鈦品,給人類生活增添一道“鈦”美麗“鈦”健康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