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銅陵)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國際論壇19日在安徽銅陵開幕,吸引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韓國、日本等10個國家的銅基新材料領域專家學者及重要銅加工企業代表。
銅陵是中國青銅文明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新中國第一爐銅水和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家集銅采冶煉于一體的大型有色金屬企業、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在銅陵。
銅陵市市長胡啟生在致辭時說,銅陵因銅得名,因銅而興,是新中國第一個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電解銅生產基地。“六年前,我們與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聯手,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國(銅陵)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就是要搭建起專業化、國際化產業發展交流平臺,加快打造世界級銅基新材料產業。”
據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王厚亮介紹,2017年,該省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5000億元,涌現出如銅陵有色、銅陵精達等一批優勢銅企業。“加快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對于引領材料工業升級換代,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了解,銅產業一直是銅陵市最有特色優勢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該市擁有國家新型工業化(銅及銅加工)示范基地和國家專利產業化(銅深加工)試點基地;擁有“銅陵有色”和“精達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和“銅冠”、“精達”等國際知名品牌。
此外,銅陵市還建成了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全國首個國家級銅專業質檢中心(國家銅鉛鋅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成了國家進口廢物“圈區管理”園區;獲批籌建國家首個PCB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等。
2017年,銅陵市銅產業實現產值1974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7.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71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73.5%。
當日,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在論壇主題報告會上介紹說,中國從2003年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銅加工材生產國和消費國,2017年產量達1722.5萬噸,占世界67%,是世界銅加工材制造中心,是推動世界銅加工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銅加工材品種多,規格全,已建成完善的標準體系,技術、裝備、工藝、質量總體達到國際水平。”范順科坦言,中國銅加工材中低端同質化嚴重,高端略顯不足,行業整體利潤率偏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更加迫切,任重道遠。
范順科建議,加強與國際優秀企業開展合作,通過投資、參股、合資等方式,整合國內外優秀企業的管理團隊、研發力量、銷售渠道、品牌等優勢資源,實現快速趕超。同時積極研究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市場,尋找市場,擴大出口;在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直接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建設銅加工基地等。
據悉,本次論壇為期兩天,由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銅陵市人民政府主辦,銅陵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銅陵市銅業協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