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的先導和方向,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和關鍵支撐。
若把如今的智能手機和十年前的臺式計算機進行性能對比,就會發現科技進步所引發的電子產品驚人的改變,而首要原因就是新材料領域的巨大進步帶動了元器件的升級和產品的換代。
那么當下,新材料產業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國內環境及發展現狀如何?華夏幸福又有怎樣的思考與布局?今日,我們一起探索——
激烈角逐,各國紛紛制定發展戰略
縱觀歷史,新材料不斷帶動顛覆性技術出現,從而推動產業變革。近幾年,世界各國紛紛在新材料領域制定相應規劃,全面加強研究開發,并在市場、產業環境等不同層面出臺政策——
美國:2009年、2011年和2015年三度發布《國家創新戰略》,其中清潔能源、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空間技術、健康醫療等優先發展領域均涉及新材料;2012年制定《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進一步加大對材料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
歐盟:為實現經濟復蘇、消除發展痼疾、應對全球挑戰,2010年制定《歐洲2020戰略》,提出三大戰略重點,即以知識和創新為基礎的智慧增長,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綠色經濟、強化競爭力為內容的可持續增長,以提高就業率和消除貧困為目標的包容性增長,確立了信息技術、節能減排、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生物技術等優先發展領域。
德國:發布《創意、創新、繁榮:德國高技術2020戰略》,其中“工業4.0”是十大未來項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課題之一,鼓勵大力發展包括新材料在內的先進制造業。
巴西、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采取重點趕超戰略,在新能源材料、節能環保材料、納米材料、生物材料、醫療和健康材料、信息材料等領域制定專門規劃,力圖在未來國際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
政策助力,中國新材料產業持續發展
在中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則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加快材料工業升級換代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發展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大力推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帶動作用強的新材料產業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