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所屬沈陽造幣有限公司承制的泰國2泰銖硬幣從沈陽成功發運,當天從沈陽啟運的2泰銖硬幣共9個集裝箱、4500萬枚,總面值達9000萬泰銖。這是新版2泰銖硬幣(約合人民幣0.4元)公開發行后的首次發運,2泰銖硬幣的成功發運,標志著中國有色集團出資企業中色奧博特銅鋁業有限公司(簡稱:中色奧博特)生產的鋁青銅合金造幣帶材成功應用到國際貨幣制造領域。
2017年9月18日,沈陽造幣總公司與泰國財政部財政司正式簽署泰國2泰銖全制流通幣合同,國際流通貨幣正式進入中國制造階段。2泰銖硬幣的材質為鋁青銅合金,這種材料在中國造幣領域尚屬首次應用。
作為沈陽造幣總公司主要供應商、中國銅板帶材十強企業——中色奧博特于2017年10月接到沈陽造幣總公司2泰銖貨幣基材鋁青銅的生產訂單,要求2017年11月完成研發,12月實現批量生產。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中色奧博特憑借超強的研發能力,集中技術力量,連續奮戰20多天,成功研發了鋁青銅合金帶材樣品,經試用后,該材料性能指標完全達到沈陽造幣廠技術要求,成為首家合格供應商,實現了批量供貨。目前,中色奧博特是沈陽造幣廠國際造幣帶材的主力供應商,雙方合作穩定,運行態勢良好,為進一步拓展雙方在國際貨幣制造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度重視,制定專項研發方案。接到沈陽造幣總公司鋁青銅訂單后,中色奧博特領導高度重視,將鋁青銅合金的開發上升到國家任務層次,迅速調集專業技術人員組建專門的研發小組,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咨詢行業內技術專家、相關工段生產與技術人員,多次開會討論等方式,制定了鋁青銅合金研發的可行性方案。
集中攻關,著力解決關鍵問題。作為制作流通貨幣基材的鋁青銅合金帶材,其生產工藝的復雜程度保證了貨幣本身的價值和不可仿造性。由于鋁青銅合金帶材的開發在國內尚屬首次,研發小組盡管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但在產業化生產過程中遇到了大量的技術難題,如合金中各元素比重差異大,導致熔煉鑄造過程中成分均勻性極難控制;熔煉爐爐襯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合金中的鋁元素對熔煉爐爐壁侵蝕非常嚴重,導致爐體使用壽命較短;鋁青銅合金熔液流動性差,鑄錠難于成型;該合金變形抗力大,冷熱加工比較困難,導致軋機主軋機電流超負荷,電機頻繁跳閘;退火過程中合金中主元素對退火氣氛非常敏感,純凈度要求非常高,氣氛配比不合理極易造成帶材表面氧化變色。針對上述研發和試產過程中的這些難點,研發小組人員分工合作,加班加點,對各個技術難題進行實驗研究,最終形成了鋁青銅特殊加料熔鑄、高變形抗力熱軋、新型復雜合金冷加工、高純退火氣氛熱處理等一系列復雜造幣銅合金的特殊加工工藝,解決了鋁青銅產業化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高品質造幣板帶材的產業化生產,研發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均得到了沈陽造幣總公司的高度認可。
全力配合,確保產品質量。為了解決貨幣沖制的技術難題,在2泰銖幣餅沖制過程中,中色奧博特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全程進行現場跟蹤,與沈陽造幣廠共同攻克了制幣過程的一道道技術難關,保證了2泰銖國際貨幣的產品質量,按期實現了批量供貨,為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硬幣產品走向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