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報鈦微媒、金福鈦業主辦的“點鈦成金”2017首屆中國民品鈦企交流會在上海召開,對于會議本身而言可以說是圓滿結束了,但“上海會議”留下的許多思考值得不少鈦企去深思。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張巨濤的想鈦做鈦見解頗深,他從圍繞鈦圈談論“鈦道哲學”,既是對鈦的尊重,也是對鈦人的忠告,為什么進入鈦?為什么要做鈦?層層剖析。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的分析,讓許多參會者默默點頭認可中又默默無語……因為,在步入鈦業這條道路上,有的鈦企在做好調研的基礎上帶著思路清晰地踏入,有的卻是盲目跟風“趁熱”而入。他對目前鈦生活用品生產還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提出“沒有規矩難成方圓”的看鈦想鈦做鈦的想法。
深圳極致鈦業王軍的“讓豬飛起來”的理論深邃而長遠。風來了,豬只有站在墻頭上才有可能飛得起來。如果一直蹲在墻角,風再大豬也飛不起來。王軍的這個理論有幾個要素,除資金的實力外,智慧的團隊、科技的力量、不斷的努力、資源的整合等等。所以,王軍說,極致就八個字:做好產品,找好合伴。極致的思路是清晰而冷靜的。目前極致鈦業的鈦保溫杯已經獲得良好的口碑。
寶鈦金屬高林從海綿鈦產能過剩談到鈦民用生活品企業的弱小,從上千年的青銅器談到僅僅只有幾十年的鈦工業,從國企機制談到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的對比,給國家、給投資人留下了產業發展的思考:為什么幾億幾十億的資金都往產能過剩的海綿鈦、鈦深加工里面砸,卻不愿投資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用生活品,因為這里需要對鈦進行宣傳推廣普及應用見效慢……作為從事生產鈦民用生活品老牌公司的執行董事,高林說,相信鈦智慧、鈦健康時代將很快到來。
博友制鈦是率先將鈦民用生活品由那一口獲德國iF、紅點兩項設計大獎的鈦鍋走進中央電視臺,隨后又將鈦鮮杯帶進中央電視臺的鈦民品企業,對把鈦健康引入到消費者心里功不可沒。博友制鈦黃昌德說,鈦民品企業還有許多路要走,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但相信鈦民用生活品走進千家萬戶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把握要靠企業定位好自己所走的路。
另外一位鈦民用生活品領域的資深鈦人在發言時,不允許別人給他拍照。他調侃道,給他拍照會離婚的。他說,他老婆開的公司每年能賺幾百萬,而他的鈦民用品公司幾乎沒有賺過錢,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看到了鈦對人體的好,鈦健康對人類的福惠。他說,他是帶著一份濃濃的鈦情懷行走在鈦智慧的路上,相信鈦走進千家萬戶已經為時不遠了(聽起來很悲壯,但他說的事實,鈦的時代其實已經到來了)。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李爭顯談了鈦的科技與美好以及自己在鈦民用生活品開發方面取得的幾個第一。深圳霸獅的郭元兵從某種材料的審美疲勞談到90后鈦品消費群體的形成,對鈦民用生活品不能悲觀,而應以積極的姿態去面對。金福鈦業季紹飛從金福鈦業多元化發展展望了鈦的智能穿戴鈦產品即將面世。尊翔鈦業曲灣灣在發言中說,尊翔鈦業將致力于為國內外鈦生活民用品企業提供健康的優質鈦加工材料。
中國有色金屬報鈦微媒與上海金福鈦業制造廠主辦的“點鈦成金”首屆中國鈦業民品交流會是中國民用鈦生活品的“上海會議”,意義深遠。
針對大家在“上海會議”論劍后留下的思考,中國有色金屬報鈦微媒主編陳巖在總結中提出,會后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開展跨行業交流活動,定期與下游應用產業交流。二是在俱樂部中,建立線上線下的推廣平臺,支持各企業產品以自主品牌加入。三是加強海外市場的合作和推廣。四是發揮行業媒體優勢,與相關協會、政府部門合作,在標準、準入、融資等方面做些工作。五是成立專家庫,在上下游產業鏈上,為企業解決生產工藝、技術攻關的難題,通過項目發布、一對一科研院所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支持。
劍亮出來了,未來怎么做?鈦民用生活品必將步入發展的新時代。風來了,能否讓自己成為飛起來的“豬”,那就要看“豬”的智慧了,能否借風揚帆需要超越自己才能隨風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