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全球第一尊鈦金大佛------彌陀接引圣像,經過一年多的籌建,終于在各方善眾的不懈努力下,在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都黨鄉蓮花村大佛山塑立成功。鈦金大佛的建成,是佛教造像藝術的開創之舉,也是鈦金屬加工領域的里程碑。鈦金大佛的敬立,樹立的不僅僅是一尊莊嚴的圣像,更是樹立了一種信仰和精神。
巍巍太行,龍脈滾滾,大佛榮歸,萬眾同慶。在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都黨鄉蓮花村周圍,群山連綿,環繞其間,狀如盛開的蓮花,山村因此得名。在中蓮花村內,有一座觀音念佛堂。站在觀音堂的二樓平臺遠遠向西望去,佛光掩映下的群山似一尊臥佛,安詳的仰臥在人們眼前。而處于臥佛腹部的那座山丘又似一尊盤腿入靜的坐佛,神態肅穆莊嚴。在這尊坐佛山丘的頂部,就聳立著全球第一尊全部由鈦金制作的大佛圣像-----阿彌陀佛。圣佛傲立群山之巔,俯視這娑婆世界,救度這迷途眾生。整個畫面形成了臥佛、坐佛、立佛同身同現的神奇景象。
2011年,觀音堂年逾古稀的高德海居士,傾一生積蓄、率四方信眾,重修擴建觀音堂,并于2013年十月初五日舉行開光儀式,山西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親臨主持開光法會。2015年,高德海居士發心在蓮花村西大佛山修建安養院,并在大佛山頂建造接引圣像。恰逢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任衛峰居士和朋友到觀音堂參觀,同高德海居士談及建設大佛之事。高居士初步設想用漢白玉來建造,但是漢白玉重量大,要想樹立在大佛山頂困難很大。任居士提議可以采用重量輕、強度大、耐腐蝕的鈦作為佛造像的材料,并發心建設鈦佛。后經中國鈦鋯鉿協會郝斌主任、寶雞鑫諾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鄭永利董事長、東北張峰經理等鈦行業領尖企業家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張芳博士等專家對材料和加工工藝進行論證,北京宏洲雕塑集團副總裁劉宏圖居士、中央美術學院(易縣)雕塑基地李帥經理對鍛造、拼焊等技術進行研究,特別是得到了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演覺法師的鼓勵和認可,最終確定用鈦做原料,建設全世界第一尊鈦佛。
鈦是一種化學元素,是銀白色的過渡金屬。鈦的特征為重量輕、密度低、強度高,比強度 位于金屬之首,且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堿。鈦及鈦合金在各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包括航空航天、軍事機械、工業程序、汽車制造、農產食品、醫學藥械、運動用品、珠寶及手機等等。根據實驗,鈦放入海底20--50年都不會被腐蝕;鈦合金制成飛機比其它金屬制成同樣重的飛機多載旅客100多人;制成的潛艇下潛深度比不銹鋼潛艇增加80%,鈦無磁性,不會被水雷發現,具有很好的反監護作用。此外,鈦具有“親生物 ”的特征,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鈦在人體中分布廣泛,正常人體 中的含量為每70kg體重不超過15mg,能刺激吞噬細胞,增強免疫力 ,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蝕且無毒,對任何殺菌方法都適應,被廣泛用于制造人造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脅關節、頭蓋骨,主動心瓣、骨骼 固定夾等醫療器械。
用鈦制佛,是人們一直向往的一件盛事。坐落于海南三亞的南海觀音圣像就曾設想用鈦來制作,最終還是因為技術和原料等困難未能如愿,只是蓮花寶座的花瓣采用了鈦合金材料。剛剛建成于蓮花村的這尊世界上第一尊鈦佛,為立佛造像,借鑒了云岡石窟、廬山東林寺大佛的造像特點,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宏利先生親自開臉定稿,佛身高9.1米,蓮花座高2米,全部由鈦合金板經鍛造、拼焊,表面拉絲打磨而成。2016年5月3日動工,10月18日建造完成,由30位泥塑師傅、50位鍛造師傅和10位打磨師傅歷時168天,先使用6.6噸泥塑,塑造1:10的塑像模型2尊和1:1的塑像模型1尊,再使用261平方米玻璃鋼塑造1:1的塑像模型1尊,最后使用2560塊鈦合金板鍛造拼焊拉絲成功。每一塊鈦板都要經過成百上千,甚至上萬次的錘鍛才能成型;每一條焊縫都要在非常嚴格的溫度、濕度、風力條件下,才能焊接成功;每一寸表面都要使用高密度的砂輪千磨萬礪,才能做到渾然一體。“緣生果因時節至,三心合一圣像顯”,可以說,鈦佛的建成,是最先進材料和最傳統工藝的完美結晶,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功力,是虔誠之心和工匠精神的最大成就。
“眾生內心彌陀,十劫早經成就”。雖然我們今天才看到鈦佛被供奉在大佛山獨尊壇場,其實佛一直就矗立在那里。是佛大發慈悲之心,引導我們發心明志,擔負起建設全球第一尊鈦佛的歷史使命,是佛用強大的愿力,帶領我們百折不撓,克服千難萬險成就心中的夢想。
一年來,以高德海居士為首的觀音堂眾居士和周邊善眾弟子,冒著寒風大雪、頂著烈日暴雨,拋家舍業、不計薪酬,肩扛手提、開路架線,搬磚和泥、修建基座,引來了水電,修通了道路,建成了長40米寬15米高5米的景觀平臺,建成了邊長5米高6米的六角形“獨尊”殿堂。
一年來,以任衛峰居士、郝斌主任為代表的國內鈦界的朋友,以及泰安的楊永偉先生、李寶云女士,始終關注大佛的建設進度,聯系國內外專家學者,從鑄造到3D打印,直到鍛造、拼焊、拉絲,最終確定了加工方案;從籌集鈦板和焊絲,直到每一個技術環節,都傾盡了全力。
一年來,以劉宏圖居士、李帥經理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易縣)雕塑基地的工人師傅們,陶海明、郎碩、高洋等年輕人,慈心鐵志、聰慧能贏,用人類的堅強意志克服了鈦金的頂級堅硬,用無窮智慧掃除千百個技術難題,用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完成了建設全球第一尊鈦佛的創舉。
大佛山鈦佛的建成,凝聚著無數平凡而普通群眾的辛酸和奉獻,目之所及、心之所感,每一寸土、每一塊磚都浸滿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磁縣中蓮花村的郭鳳娥、南蓮花村王書花、湯陰西隆化村的張慶云不顧家庭負擔和貧寒,竭盡所有,虔誠布施;河南居士汪愛心放棄出國機會,劉紅英不戀優越的生活,甘愿在觀音堂作一名普通義工,不畏艱辛,默默奉獻;建筑工人王太平把絕大多數的工資都交還給觀音堂,幾乎是左手拿工資同時右手作布施;廚師王金禮每天負擔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的伙食,任勞任怨,甘苦自擔。平凡人、平凡事,舉不勝舉、言不盡言,鈦佛激勵著所有人的向佛心智,鈦佛匯聚了所有人的莊嚴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