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低成本高耐蝕鈦及鈦合金管材與高品質鈦帶制造技術開發及應用”年度工作會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開。
會議由項目牽頭單位云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史亞鳴主持,科技部高技術中心材料處處長史冬梅、攀枝花市鹽邊縣副縣長倪雪峰、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奧列斯特、云南省科技廳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龍云鋒以及云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學等項目合作單位代表參加工作會,并作了課題項目進展說明。
“低成本高耐蝕鈦及鈦合金管材與高品質鈦帶制造技術開發及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批36項之一。該項目是我國“十三五”首批進入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該項目的實施背景是為了解決我國海洋石油、海水淡化、核電、艦船等重大工程中,應用高耐蝕鈦合金管材和寬幅-大卷重鈦板的制造工藝開發和低成本鈦合金優化設計及綜合評價。通過產學研協同合作,研究高耐蝕高強低成本鈦合金的優化設計、高品質超長耐蝕鈦及鈦合金注定制備關鍵技術、海洋石油鉆探用高耐蝕鈦合金大規格無縫管工業化制造成本技術等。
該項目組建了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西部鈦業有限責任公司、昆明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武漢武船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四川金廣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張家港華裕有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云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組成的19家單位產學研用聯合體和強大的研究團隊,參與單位分別在5個課題中實施項目研發,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一個年度重點研發項目的工作。工作會上,5個課題組負責人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中審亞太財務作了項目年度經費檢查情況匯報。
該項目負責人張竹明介紹,在技術產品方面,形成一批創新性低成本制造技術,開發出大規格鈦合金無縫管、大卷重低成本高品質鈦帶、高性能卷焊鈦管等產品;開發出了大規格鈦合金EB熔煉的圓錠和扁錠。在專用裝備方面,自主創新設計冷陰極電子束冷床爐圓錠結晶器、卷焊焊管專用激光焊接系統、大規格無縫鈦管穿孔控溫、潤滑系統及頂頭。
他表示,云南鈦業實現首臺套國產化EB爐正式生產,他們對進料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提高了進料系統的適應性,海綿鈦堆垛料、VAR熔鑄坯均可以作為原料。
國產化EB爐采用冷陰極電子槍,在低真空條件可以工作,這就為開發高品質鈦合金鑄錠提供一條低成本路徑,這也是國專項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
史冬梅表示,該項目去年7月正式簽訂合同以后,經過一年的時間,按照國家重點關鍵技術的管理要求,和中心的項目管理機構的要求,項目牽頭單位云鈦集團盡職盡責,項目進展情況完成了年度任務,同時在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專家對項目的進展交換了意見,重點基礎材料專項總體組組長潘峰教授認為,該項目進展良好,組織工作細致,下一步,應該在項目的提升和優化方面有所改進,國家級的項目產業化是國家重大項目的推進,希望該項目從國家重大工程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方面,進一步完善項目課題。
該項目的研發和產業化將有助于鈦合金在海洋工程應用領域大放異彩,為我國海洋工程領域的裝備提升、為我國鈦產業應用的擴展和技術工藝的提升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