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記者來到素有“中原鎖鑰”的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在洛陽市商務局副局長魯國鑫、新安縣招商局局長郭隆軍、新安縣招商一部部長王旭等的陪同下,走訪了新安縣“新鈦產業園”。
新安縣是洛陽市重要的產業集聚區,園區內匯集鋁鈦產業鏈,電解鋁及鋁深加工產業集群年產能330萬噸,洛陽香江萬基鋁業年產140萬噸氧化鋁、洛陽中色萬基鋁加工年產高精尖鋁板帶、箔17萬噸。
而鈦產業鏈是近年來新安縣主打的產業集群,園區內著名的雙瑞萬基鈦業坐落其中,年產海綿鈦1.5萬噸,設計產能3萬噸。目前全區共入駐企業141家。已經形成了以鋁深加工、鈦合金為主的新材料產業群。
記者參觀了鈦產業基地和雙瑞萬基鈦業。在新開辟的工業用地現場,郭隆軍對記者介紹道,規劃面積3000畝的工業用地已完成,落地了鈦加工及鈦鍛造、航空用鈦、醫療用鈦等多項高端應用產業。
郭隆軍還介紹了新安縣通過多項推介活動,已經與多家鈦企業達成投資落地意向,產品涉及鈦錠、鈦中間合金、鈦緊固件、鈦管件、醫療用鈦等產品,此舉將為新安縣新鈦園區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同時,洛陽萬基氯化法鈦白粉廠年產10萬噸項目在擱置4年以后,有望啟動。記者在該廠現場看到,已經采購的鈦白粉設備停放在廠區內,該公司總經理高文武介紹了項目進展情況。目前,該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項目總投資6億元,將分兩期建設,每期年產5萬噸,采用國際先進的氯化法工藝技術,主要設備如沸騰氯化爐、氧化爐、預熱爐、氣流粉碎機等設備擬由國外引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從鈦礦到鈦白粉,從四氯化鈦到海綿鈦及鈦加工的全產業鏈的覆蓋,真正實現河南省政府“十三五”規劃中的“中原鈦谷”目標。
郭隆軍向記者介紹,到“十三五”末,規劃面積2000畝的新鈦產業園將初具規模,入園企業將達到15家以上,鈦年深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綜合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形成一批上游海綿鈦、中游鈦材、下游鈦制品、配套鈦裝備四大領域相互協作配套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