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極致良品總經理胡娟在微鈦圈大視界曬出一張鈦杯圖片后留言:“這款杯子不知哪家造?倒入開水后,手把超燙。”
“燙”,引起了如何改進鈦杯、鈦保溫杯生產工藝話題的探討,研發投入的爭議在微鈦圈大視界傾刻展開。
一位鈦業媒體人說:“該類型產品還要改進,手把用隔熱材料做也美觀。我認為也可以內膽用鈦材,表面用任意材料設計,以呈現多樣性。”
丹鳳朝熙符君總經理說:“等我生產出了不燙手的,再給你一個。”
胡娟:“真的嗎!太期待了!”
于是,一場關于工藝技術突破與研發的“角斗”在民品鈦企之間展開。
深圳市霸獅鈦餐具廚具的總經理說:“目前受制于加工工藝的難題,只能做到簡單的表面處理工藝。”
鈦業媒體人說:“目前,茶杯還是以玻璃和陶瓷的為主,鈦業做民用產品的同仁應該思考,不是不識鈦,而是有短板。”這里說的短板應該就是鈦杯的生產工藝沒有突破。
另一鈦業媒體人說:“目前用鈦杯只停留在一種高貴炫耀的層面上,而鈦杯的品質及品味還沒有走進更多茗茶人的心里。”這個見解在爭論之中得到了些許認同。
胡娟說,保溫杯市場一年幾千萬個的用量,如果能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鈦杯,那可是一個大市場。
浙江永康鈦生活負責人用“語音”的方式參與討論,他說鈦杯盛開水,高溫時味道與不銹鋼差不多,但水溫降低甚至冷水時,鈦杯里水的口感就如清泉般甘甜。胡娟解釋說:“不奇怪,單晶金屬,惰性金屬,它高冷到不愿和任何物質發生反應。”
胡娟的解釋有無科學依據,需要進一步考究。但鈦杯盛水尤其冷了之后有甘泉味道,記者有深刻感受。
二
討論依舊十分激烈。
深圳霸獅鈦餐具廚具總經理說:“鈦產品外觀做不好,蘋果幾年前用這個做過筆記本電腦的外殼,苦于外觀處理缺陷。”他說,2月22日攀枝花市成立了專門做鈦杯子的公司,由政府扶持。
緊接著極致良品胡娟甩出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表面拋光,真空保溫,是你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吧?”記者感覺胡娟總經理甩出的這句話蘊藏著民品鈦企面對的許多工藝問題需要突破,聽起來意味深長,頗有番挑戰的味道。
深圳霸獅鈦餐具廚具總經理說:“不容易,我知道有一家企業砸進去3000萬元做鈦保溫杯,無功而返。”接著又說,“3000萬元還做不出來可以去學習日本人剖腹了。”
三
討論到這時,王健林與馬云的打賭場面開始出現了——
丹鳳朝熙符君說:“3000元給我做一個。”
極致良品胡娟說:“你牛!我給你5000元,你做一個!”
討論依舊進行中,工藝突破,走低端還是走高端,討論得非常激烈甚至感覺有些“火藥”味。金福鈦業金福嫂季董、金天集團王總、和順鈦業吳總等都加入到討論之中。
面對眾多民品鈦企從一個鈦杯手把燙手引出來的工藝改革、市場追求、健康理念,足見鈦人的執著與信念。
面對民品鈦企眾生相,極致良品胡娟總經理說得好:新興產業的出現,一定面臨著很多疑惑需要我們解答。相信不久,中國的民品鈦市場一定會在追求鈦品質,感悟鈦品味中迎來科學發展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