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由工業信息化部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與漯河興茂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北京綠色鈦業科學技術研究院在工信部機關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宣告成立。
漯河興茂鈦業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萬噸/氯化法鈦白粉粉生產技術》先后通過了鈦白粉行業專家組評審和工信部科技成果鑒定,該項目攻克了氯化法鈦白粉粉生產技術的諸多技術與設備難題,突破了國外的有關技術的長期壟斷,形成了完整生產線,實現了連續穩定達標生產。項目產品經國家涂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鎮江泛華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家級CMA鈦白粉粉應用檢測第三方實驗室等檢測機構、同行廠家和部分涂料、塑料、造紙等下游客戶的檢測驗證,產品的總體質量水平由于國內同行,各項主要基礎質量指標和在水性及溶劑型涂料、PVC塑料中的主要應用性能達到甚至部分優于國際一流產品的質量水準。尤其是產品的分散性、遮蓋力、白度等質量指標完全達到或 略優于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并且質量水平十分穩定。
經瑞士通標標準技術服務公司廣州分公司檢驗,產品中的有害元素成份鎘、鉛、汞、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均符合歐盟R0HS指令的極限值要求,在通用型應用領域完全可以替代進口高檔產品。項目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為推動我國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進步,北京綠色鈦業研究院成立后將依托漯河興茂鈦業現有的氯 化法鈦白粉技術,聯合國家科研力量和國內優秀企業和一流人才,不斷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盡快實現國內氯化法鈦白粉粉大產能裝備技術的突破,提升民族工業水平。通過市場化運作,整合創新資源,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通過關鍵技術和成套裝備的推廣,推動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綠色改造和產業升級。徹底打通成套設備的技術難點,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實現行業普遍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研究院一方面重點研發氯化法工藝和成套裝備,特別是6~10萬噸級的工藝和成套裝備,服務于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綠化發展和產業化升級;另一方面,總結和推廣硫酸法清潔生產工藝,加快傳統硫酸法生產工藝向清潔生產工藝轉化,進一步推動我國鈦白粉粉行業綠色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