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以黨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為目的,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科學管理、清潔生產和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國內外兩個市場,把中國初步建設成世界鈦工業強國。
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作為鈦工業發展的著力點,以冶煉環節的三廢污染防治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廣綠色、節能、低碳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科技對鈦工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著力突破生態保護、節能減排、品質升級、開發新應用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基礎技術,促進重大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堅持擴大應用。著力推動鈦及其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電力、醫療、化工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堅持全球布局。積極利用和開發兩個資源、兩個市場,提高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水平。
“十三五”末期,海綿鈦產量控制在12萬噸左右,其中零級品率達到65%~70%;硬度小于95的高品級海綿鈦產量達到30%左右。
鈦加工材年產量達到8萬噸左右。
節能減排
噸鈦電耗≤20000kWh,全行業實現達標排放,清潔生產。
技術創新
把全行業企業建成學習型企業、科技型企業。重點大中型企業要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成立企業的專業研究院或開發中心,重點開發鈦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
結構調整
大企業努力建成產業健全、上下游結合的企業集團,中小企業則做強專業化技術及產品,形成差異化發展,有序競爭的格局。
重點項目
1海綿鈦冶煉技術及產品質量升級工程
目的
全面實現海綿鈦的清潔生產,降低能耗,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對高檔海綿鈦的需求。
研究內容
海綿鈦的清潔化生產技術研究開發;
海綿鈦的節能降耗技術研究開發;
海綿鈦的高質化技術研究開發;
高純海綿鈦(4N~5N)的產業化開發。
指標
全流程達標排放;
電耗≤20000kWh/t鈦;
零級海綿鈦≥65%;
布氏硬度≤95的海綿鈦產率達30%。
2
高性能鈦合金加工材產品升級工程
目的
攻克鈦及其合金加工材性能均勻性、穩定性、批量一致性的技術難題,開發先進新型鈦合金及其加工技術,促進鈦加工材產品性能全面升級,以滿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醫療等領域對高性能鈦材的需求。
研究內容
高均勻性鈦合金鑄錠純凈熔煉技術的工程化;
高性能、高穩定性鈦合金大尺寸鍛件、棒材及板材的工程化;
航空發動機用高溫鈦合金、阻燃鈦合金材料的工程化;
海洋工程用耐蝕鈦合金材料研究及工程化;
鈦合金絲材連續高速精軋技術開發與工程化;
先進鈦合金研究及先進加工技術開發。
指標
完全滿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醫療等領域高端用鈦的需求
3建立全國海洋工程用鈦合金材料研究開發中心
目的
對鈦及其合金的海水及生物腐蝕進行系統研究,建立海洋工程用鈦的推薦和評判方法,開發系統的海洋工程用鈦合金及其工程化技術,為建設海洋強國服務。
研究內容
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溫度海水對鈦合金材料的腐蝕及生物污蝕。
研究海洋工程用鈦的評價和判定方法。
建立海洋用鈦工程數據庫。
開發新型耐腐蝕鈦合金及工程化生產技術。
為海洋工程用鈦實例進行現場服務和指導。
指標
完全滿足海洋工程用鈦的需求。建立一個有人員,有裝備,有水平的科研型實體。
建議
對鈦冶煉企業實行直供電政策。
鼓勵鈦企業加強科研和技術投入,將科研投入計成本。
對鈦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實行科研成果的后獎勵政策,給予科研成本補貼,以鼓勵企業自主加大科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