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收治一例來自山東罹患乳腺癌的患者,該患者在乳腺癌根治術14個月后出現胸背部疼痛、左上肢麻木等癥狀,MRI檢查發現胸椎多個椎體信號異常,初步診斷為乳腺癌轉移、T1椎體病理性骨折。
手術成功切除病變椎體并植入“私人訂制”的鈦合金植入物
如何能精準安全地切除病變椎體并植入合適的假體呢?經過多次團隊討論,清華長庚神經外科主任王貴懷教授決定采用3D打印技術,精準切除病變椎體并植入特制的鈦合金假體。
王貴懷教授表示,3D打印技術是基于骨骼CT掃描數據,通過軟件處理,應用特殊的3D打印機,直接復制出與人體完全一致的骨骼,這種技術順應了精準治療的潮流,使得復雜手術能夠預先進行細致入微的規劃,打造與患者完全匹配的植入物。隨著這項技術的開展推廣,更多復雜的脊柱疾病有望獲得理想治療。
2016年10月20日,王貴懷教授帶領團隊成功切除病患脊柱轉移性惡性腫瘤的同時,完成了科室首例3D打印椎體植入人體手術。王貴懷說:“這個手術風險很大,拿掉脊柱腫瘤的同時不能傷及一毫脊髓和血管。手術中使用的3D植入假體,打造為金屬空隙狀,人體骨細胞可以長入空隙金屬內,假體與脊柱連接,更符合生物力學結構的功能重建。這也是3D打印技術最主要的優勢。”
對于神經外科來說,3D打印技術未來發展前途很寬廣。王貴懷表示,3D打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實際上3D打印在醫療事業方面的應用才剛剛起步。以前醫療器材只能批量生產,像服裝一樣,只有大中小碼,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這些材料可以做到量體裁衣,通過個人的影像學資料打印出來,“3D打印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步鋪開和深入,通過3D打印,可以精確復制人體相應部位部件,與身體完全契合、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