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ningWeekly報道,私企彗星礦產公司(Comet Minerals)在尼日利亞發現一個名為泰坦(Titan)的新型自然鎳礦床。該礦床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自然鎳礦床,鎳顆粒可達5毫米,鎳品位90%。
自然鎳一般出現在地殼中,只能用顯微鏡能看到,細的相當于一根頭發絲。
公司董事胡戈·摩根(Hugh Morgan)表示,這是一種最不可能出現的礦床類型,屬于非典型資源。大多數人會懷疑如何發現這種礦床類型,其開發意義在哪兒?
摩根透露,公司將嘗試小規模開采,既不要大量資金,又能獲得豐厚回報。但是,開發這個礦床需要最基本的設施。
目前,該項目僅僅挖了63個6米深的探坑,但足以證明這是一個世界級礦床。初步揭露礦體面積0.5平方公里。
鎳呈金屬球出現,直徑0.1-5.0毫米。鎳金屬球出現在云母長英質巖石中,與局部存在的鎂鐵質和富含橄欖石的超鎂鐵質巖石共生。
礦層蛇紋石化明顯,受南北向的狹窄構造帶控制,有次生硅化。鎳、鈷和錳礦化共生,局部鐵礦化。
泰坦自然鎳礦的發現將改寫傳統成礦理論,事實證明自然鎳可規模成礦,在特定的構造背景下長英質巖石可以含鎳。
為實施鉆探,項目需要大量資金。彗星礦產公司已經同一些機構就融資進行了談判,公司還希望能夠通過IPO發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