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歷經60多年的櫛風沐雨,以卓越的技術和優異的服務,在中國有色冶煉領域書寫了一部精彩華章。如今,中國恩菲以致力成為最值得信賴的國際化工程服務及資源能源發展商為愿景,已經成為國際有色工程領域的知名品牌。在60多年輝煌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恩菲人奮發圖強、積極進取、不懈努力。孫海闊就是青年員工的優秀代表。
刻苦鉆研 打鐵還得自身硬
孫海闊200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浙江大學,2011年進入中國恩菲鎳鐵項目部工作至今。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總能針對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刻苦鉆研,完善自我。
孫海闊剛入職時,就發現國際上知名工程咨詢公司的紅土礦鎳鐵冶煉工藝基本上全都采用METSIM等軟件進行冶金計算和過程模擬,但是恩菲在這方面尚處于空白。于是,孫海闊查閱資料,仔細鉆研,努力學習METSIM軟件,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不斷摸索,終于建立了紅土礦RKEF工藝計算模型。該模型成功應用于淡水河谷VALE INCO巴霍多比鎳鐵項目、新華聯鎳鐵項目、印尼BOSOWA鎳鐵項目等,其模擬結果獲得了業主的高度認可。
在緬甸達貢山鎳礦項目投產服務中,孫海闊在現場針對電爐開爐階段爐底溫度不斷升高的現象,在工作之余,自主學習ANSYS軟件,和現場同事積極交流,鉆研將該軟件用于電爐開爐時穩態熱流場的溫度模擬,為電爐開爐時的溫度控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隨著公司“走出去”的步伐以及印尼紅土鎳礦出口禁令的實施,開拓鎳鐵項目的海外市場迫在眉睫。這些國外項目的項目資料、招投標、與業主交流和來往函件全部要求使用英語。這就要求設計人員既要懂技術懂設計,又要具有較高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孫海闊一直不放松英語學習,努力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對于時間緊、業主要求高的一些信函和投標書等,他直接用英文書寫,有時伏案到深夜。在淡水河谷VALE INCO巴霍多比鎳鐵項目、德國Cronimet-印尼Antam鎳生鐵項目、印尼BOSOWA鎳鐵項目、古巴鎳業MOA項目投標報價等項目中,孫海闊作為設計經理,在進行相關設計工作的同時,直接用英語與外方交流溝通,保證了項目順利完成。在恩菲海外鎳鐵項目中,處處留下了孫海闊的身影。
勇于創新 揚帆起航正當時
莫桑比克Baobab項目是公司首次承擔釩鈦磁鐵礦銀行級可行性研究(國內初步設計深度)和EPC報價項目。釩鈦磁鐵礦為復雜多金屬難處理礦,目前國內采用的成熟流程是高爐煉鐵工藝,該工藝存在流程長、成本高、鈦渣無法利用的缺點。Baobab項目在國內開創性采用回轉窯預還原-電爐熔煉工藝,克服高爐工藝的缺陷。但是回轉窯預還原-電爐熔煉工藝從工藝到冶金設備都存在很大的難點,大部分工藝參數都屬空白。面對挑戰,孫海闊作為設計經理沒有退縮,在項目進行中,查閱大量相關國內外文獻,并顛簸匆忙地奔赴外地多個類似廠家進行考察、研究,親身參與到外委的試驗研究中,不斷向公司老專家請教,反復論證研究工藝參數,為公司在釩鈦磁鐵礦冶煉項目開拓新的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包括地質、采礦、選礦、冶煉、煉鋼軋鋼、釩加工,范圍廣,項目國內外參與方多。業主是外國公司,同時聘請HATCH公司作為監理,極其注重對試驗、可研進度和質量的控制,要求恩菲提交試驗周報和進行每周例會,可研要求按照UNIDO進行,無論是組織試驗、設計還是技術水平,這對恩菲都是極大的考驗。該項目既需要與各個單位協調,又要參與試驗和設計的前期準備,還要將一些專業的技術文件翻譯成英文。任務繁重,工作千頭萬緒,加班成了家常便飯。但是他毫無怨言,勇于擔當,任勞任怨,堅持以“每日事每日畢”的標準要求自己,確保了項目按時保質進行。
他說:“年輕人要敢擔當、肯吃苦才能成長,才能揚帆起航。”
“業精于勤”,孫海闊繼承了恩菲60多年來一直傳承的勤懇、敬業、謙虛、創新的優良品質,這也是恩菲長盛不衰,再創輝煌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