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出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17條措施涉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多方面內容,涉及政府、企業等多個層面。督院街30號推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七條政策措施全解析”系列,逐條進行詳細解讀。
政策點擊
●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創新軍品市場準入機制,開展許可資質和承制資格聯合審查試點。
●拓寬“民參軍”渠道,新增100戶具備條件的民口單位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啟動20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項目,引導促進軍工科技成果向民用領域轉化。
權威解讀
軍民融合,是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重點,也是我省此次出臺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七條政策的特色。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劉偉華表示,此次出臺的有關政策目標,可以綜合為一句話:加快軍轉民,鼓勵民參軍,推動軍用技術和成果轉化。
年內將成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
加快“軍轉民”,核心是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四川是國防科技工業大省,是我國核、航天、航空、電子信息等軍工和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的重要戰略基地,國防科技工業的經濟規模、科研能力、技術水平均居全國前列。但當前,“軍轉民”面臨著一個最突出問題,那就是軍工單位受到體制機制約束,不能充分融入市場競爭。
為此,我省將于近期設立總規模為100億的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發展,其目的就是發揮市場的作用和資本的力量,調動在川軍工單位參與軍民融合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加快“軍轉民”步伐。
該基金主要投向四大領域:
?支持軍用技術轉移轉化、軍民兩用技術發展形成的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
?支持相關民營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企業武器裝備生產能力;
?支持軍工能力專業化重組,包括參與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產業化轉型;
?支持參與符合省委省政府發展戰略的特色軍民融合產業基地。
產業發展基金運行成功的關鍵在于項目。記者從省國防科工辦了解,該單位發揮熟悉軍民融合產業的優勢,已初步收集了一批四川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儲備項目,為下一步基金項目投資決策提供項目池。
新增100戶具備條件的民口單位“參軍”
除了基金的引導,鼓勵“民參軍”,還需將國防建設的有效需求與民口市場主體進行有效對接。目前,我省獲得武器裝備許可證的企業超過150家,但還有更多民口單位特別是民營企業,受到軍品市場準入門檻的限制,無法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因此,創新軍品市場準入機制,開展許可資質和承制資格聯合審查,其目的就是拓寬“民參軍”渠道,降低“民參軍”門檻。
目前民企“參軍”有三種類型——
一是必須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資質類。凡從事國家國防科工局和總裝備部(現為: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2015年9月聯合發布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專業(產品)目錄及說明》(以下簡稱:紅皮書)限制范圍所列的11大類共755項各類產品及服務。
二是必須取得保密資格單位證書、武器裝備質量體系認證證書資質類。凡從事不在紅皮書限制范圍內且只為武器裝備配套的1200多項技術、產品及服務。
三是必須取得保密資格單位證書資質類。不在紅皮書限制范圍內,屬于民營產品或技術,被選為軍用的產品或技術。
民企“參軍”的標志為:取得保密資格單位證書、武器裝備質量體系認證證書、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三項資質中任意1項,或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證書。
下一步,我省將從6大方面著手,力爭新增100戶具備條件的民口單位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一是加強與國防科工局許可辦等相關單位銜接,力爭獲得開展聯合審查試點的相關政策措施支持,建立聯合審查工作機制。
二是組織召開全省“民參軍”政策宣貫培訓會議,幫助更多民營企業全面了解軍品市場準入等有關政策規定。
三是深入成都、德陽、綿陽、自貢等軍工集聚地區,開展區域性“現場辦公”。
四是按季度組織開展地方單位軍品合同確認鑒章工作等工作,確保民口企業充分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五是在“軍”與“民”之間牽線搭橋,推薦我省民營企業的優勢技術和產品,擴大配套合作。
六是支持和推動涉軍民口企業開展兼并重組、上市融資工作。
啟動200項技術再研發轉民用項目
軍民深度融合,離不開從源頭上的創新資源共享,進而推動軍用技術成果轉化。
我省國防科技工業科研單位眾多,全行業已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研發機構132個,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萬多人,兩院院士36人,占全省院士總數的一半以上。
然而,受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現行政策的限制,軍工科技創新資源難以為地方所用,大量先進的軍用技術成果無法及時有效轉化。
下一步,我省將探索改革軍用技術成果使用、處置管理制度,啟動設立軍用技術再研發專項資金,力爭今年啟動20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項目,引導促進軍工科技成果向民用領域轉化。具體而言,這些項目主要包括軍工技術向民用轉移的技術開發項目、軍民兩用(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開發項目。
項目申請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是在四川省注冊和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經營、科研和資產狀況良好;
?三是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失泄密及安全生產、環境污染等事故;
?四是申報技術開發和民參軍項目的單位,應具有國家頒發的軍工保密資格。
此外,還將探索建立軍工資源共享機制,分類推進軍民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的初步構想是以國防實驗室,軍工重大試驗設施、大型科研儀器所在單位為責任和實施主體,省國防科工辦根據各主體單位的意愿,建立資源信息庫,支持各軍民融合產業聯盟搭建開放平臺。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保密項目對具有資質的單位定向,非密項目向全社會,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開放,不斷建立軍工資源的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