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消息,印尼立法機構希望在9月份以前對該國資源法進行修訂,其中可能包括放寬鎳、銅等礦產資源出口限制,給自由港麥克默倫公司(Freeport McMoRan Inc)以及其他礦商爭取更多時間和資金來建造冶煉廠。
議會委員會將討論修訂2014年法規--當年印尼政府規定禁止鎳、鋁土礦和銅礦石出口,為精礦銷售設定三年限期,這些做法旨在迫使礦商在印尼國內建立冶煉廠,但事與愿違,印尼卻因此損失數十億美元財政收入。
負責起草修訂稿的委員會成員Kurtubi對記者說:“如果不允許出口礦產資源,印尼經濟可能將被摧毀。”
出口禁令實施前,礦業部門對印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接近6%,但之后下滑至大約4%。
Kurtubi與另外一位委員會成員表示,應該允許礦業公司,主要是鎳生產商恢復部分礦石出口,這樣企業可以獲得一些營收,以完成冶煉廠項目。
多位政府官員表示,至少有32座冶煉廠新建項目被延遲建設或取消,其中大多是鎳冶煉項目,這要歸咎于鎳價長期下挫,價格目前陷在2003年以來的最低位附近。
去年,只有五座鎳冶煉廠完工,遠低于12座的目標。
印尼國營礦商PT Aneka Tambang Tbk表示,希望政府批準恢復部分鎳礦石出口。
委員會副主席Mulyadi說到:“如果某家鎳礦商的冶煉廠項目進度完成60%…我們就會討論是否應該放寬對該家企業的限制措施。”
然而,此前印尼曾是全球頭號鎳礦石出國,同時也是重要的鋁土礦和銅生產國,一旦放寬限制,可能將打壓本已飽受摧殘的全球商品價格。
**變化誘發不確定性**
印尼限制出口的目的,是希望該國從原材料銷售轉向高附加值的最終產品銷售。
Kurtubi表示,修訂案可能包括,將原定于2017年1月開始執行的精礦出口禁令再推遲兩年,以便給自由港麥克默倫公司和紐蒙特礦業公司更多時間建造價值20億美元的冶煉廠。
上述兩家美國礦商已承諾建造冶煉廠,但尚未開工建設。
然而,批評家卻表示,修訂案可能將引發法律層面的不確定性,從而嚇退投資者。
委員會聯合主席Fadel Muhammad表示:“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礦商無法按要求建造冶煉廠,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必須修改規定來適應他們。”
“如果他們無法做到,那么就和他們說再見。總有其他企業可以做到。”Fadel說到。
他預計新法規可能將在六個月之后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