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新常態;應對多種安全威脅、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黨中央著眼發展與安全兼顧、富國與強軍統一,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列入國家和軍隊全面深化改革、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目標是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核心是創新、關鍵在科技。加快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可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和戰斗力生成模式的同步轉變,為實現“一份投入兩份產出”奠定堅實基礎,更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網絡信息時代“安全沖突與發展競爭”一體化趨勢的內在要求。
科學謀劃湖南省“十三五”時期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必須服務國家總體安全和發展戰略,統籌兼顧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領域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的軍民融合;必須適應世界科技產業軍事革命迅猛發展、科技創新節奏加快、研發成本急劇提升、規模經濟邊界不斷擴張的新特點,構建軍民協同創新格局,提升創新體系運行效率,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必須立足國家創新基礎相對薄弱、投入有限這一實際,緊貼創新型國家建設,重點關注應用研發和科技成果雙向轉化,利用湖南省特有優勢實現創新跨越。
建議湖南省實施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在頂層設計上,把國防科技創新和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納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有機融入貫徹《中國制造2025》和實施湖南制造強省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建立健全“科學-技術-工程-產業-市場”五環緊扣、“產-學-研-政-用”五位一體和“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四鏈閉合的管理運行機制。在區域布局上,依托長株潭兩型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湘江新區等國家級平臺,整合現有的國級、省級軍民結合產業園建設工程,重點建設湖南省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在資源配置上,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省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軍工企業和優勢民口民營企業的自身優勢,支持他們建好軍民兩用技術開發中心、國防重點實驗室、國防工業中試基地等研發平臺,推進先進技術、產業產品、基礎設施等軍民共享共用;另一方面要走出去、請進來,充分利用湖南省在創業、置業、興業成本較低的區位優勢,積極吸納大型軍工骨干企業、優勢民營企業在湘設立研發、生產型分支機構,促進形成軍民融合產業規模聚集效應。在政策措施上,要大膽實施供給側改革,靈活運用稅收減免等多項政策,切實推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風險投資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用好政府扶持資金,推進原創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制度機制上,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積極構建優秀科技力量服務國防科技創新、國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轉化的良好格局。
(作者系國防科技大學政委,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