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承載著13億中國人的飛天夢,習總書記在今年上半年視察國產大飛機項目時曾諄諄叮囑“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近日中國航天工業再度傳來重磅利好,國產大飛機C919即將在首飛,這是中國航天事業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寶鈦股份作為國產大飛機項目唯一的鈦材料供應商,是中國最大的以鈦為主導產品的稀有金屬材料專業化生產科研基地,市場占有率在40%以上,其中高檔鈦材、核電海綿鈦和軍工鈦材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目前公司軍工訂單收入已超過總收入的40%,國外航空訂單收入已超過總收入的15%;公司軍工鈦材的供應量占軍工總需求的95%以上,公司國外航空鈦材的供應量占國內采購的100%,均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在中國航空裝備領域擁有雄厚的研發實力和技術儲備,是國內唯一一家通過波音公司、空中客車公司、英國羅爾斯-羅伊斯、歐洲宇航工業協會和美國RMI等多家知名國際巨頭質量體系和產品認證的國資控股型上市公司。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寶鈦股份積極配合國家高科技裝備戰略規劃,在搶占工業4.0制高點時動力充沛,從國產大飛機項目中的鈦合金機身和鈦復合材料發動機,再到深水4500米載人鈦金屬潛水器順利交付,凸顯了寶鈦股份在高端軍工航天材料制造領域的強大實力。
在國產大飛機的研制中,新型合金材料尤其是鈦合金復合材料的大噸位鍛制成型一直以來是制約飛機發展的技術瓶頸,由于鈦合金的密度比鋼小得多,而強度又和鋼很接近,因此它可以大大減輕飛機及其發動機的重量。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指出,國產大飛機C919的結構輕量化和與之相關的“低油耗”是目前航空制造領域的競爭焦點之一,油耗多少直接體現了飛機及其發動機服役壽命期的經濟性和環保性的優劣。隨著寶鈦股份技術團隊的努力,這些技術瓶頸已經被逐步突破,據寶鈦股份高管透露,寶鈦股份正在進行3D打印技術攻關試驗來實現航空發動機的一次性成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航空材料院士論壇上指出,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采用新結構、新材料和新工藝來實現的。現代先進航空發動機性能、可靠性和推重比的提高,材料和制造技術的貢獻率約占50%—60%。
大飛機結構輕量化的剛性需求,使航空應用領域越來越離不開鈦,曹春曉舉例道,美國波音787飛機在2007年期間研制過程中曾投入3億美元以研究使用用鈦合金取代鋁合金以解決超重問題。波音787機體鈦合金用量達15%,創下民用客機機體鈦合金用量最高記錄。而俄羅斯正在研制的新一代150座級的客機MS-21機體鈦合金用量高達25%。我國一些飛機機體結構中的鈦合金用量也在不斷提高,商用客機ARJ21的鈦合金用量為4.8%,和波音777相比略高,波音777為8%,中國C919大飛機鈦合金用量達9.3%,其鈦金屬復合材料主要由寶鈦股份研制,。廣泛采用復合材料和鈦合金材料,有效降低了大型客機重量,提升了飛機的經濟性,這是未來航空領域新材料應用的方向,結合國內大飛機項目所帶動高端制造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鈦這種輕型合金應用必然會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其用量將會呈爆發式增長。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航空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大飛機三劍客“鯤鵬、AG600、C919”的研發相繼成型、試飛并形成產業鏈,大大推進了航空制造的飛躍,也帶動了數萬億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風口,高端航空裝備和通用飛機作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重中之重,大型運輸機“鯤鵬”將完成系列高難度試驗試飛任務,大型客機C919和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將完成總裝并在近日首飛,寶鈦股份參與智造的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今年有望實現“一機日趨成熟,兩機完成首飛”。“三劍客”的研制及生產填補了重大裝備“中國智造”的空白,更是一個涉及上百個行業、成千上萬供應商的巨大產業鏈。
目前國產C919大飛機已獲得訂單507架,市場潛力已經逐步顯現出來,意味著中國的轉型升級之路已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