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為適應鋼鐵行業發展新常態,強化節能環保約束,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工信部日前對《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12年修訂)》進行了修訂,并于日前正式發布。新版條件自2015年7月1日起實施。
我國正在進行制造業升級。而制造業升級核心之一就是原料結構的升級,無論是高端設備還是軍工業務,均離不開優質的鋼材,尤其是高溫合金鋼等特殊鋼材。
特鋼板塊是2014年A股市場的明星品種。但是,2015年以來特鋼板塊整體表現并不強。
鋼鐵分為普通鋼和特鋼,其中特鋼是衡量一個國家能否成為鋼鐵強國的重要標志。中國制造業的增長為國內特殊鋼發展提供了空間,特別是機械、汽車、機電、造船等行業,對優質特鋼的需求強勁。那么,目前特鋼的市場需求有多大?這幾年行業增長速度又如何?國金證券研究員楊件分析:
楊件:特鋼其實包括很多品種,現在轉特鋼只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像一般質量的特鋼,我們叫優秀質量鋼,還有一種就是高端的特鋼,這種特鋼的性能要求特別高。傳統的主要是用在汽車、家電、機械、鐵路等行業,也就是傳統的制造業。現在我們講的高端特鋼主要用在軍工、核電,還有一些鍋爐、耐腐蝕的機械、化工上面,這些設備對鋼材的要求更高。我們現在整理的情況,傳統的優鋼,它們的需求大概是每年10%左右的增長;殊高端的特鋼,比如說耐高溫合金、耐腐蝕合金的等等,現在這個行業的增速差不多每年至少30%以上的增長。
鋼鐵行業的整體上不景氣其實也在驅動著鋼鐵行業內上市公司的業務轉型,比如說南鋼股份就因為大股東的減持以及向環保產業的轉型等預期,而在近期得到熱錢的關注。
楊件表示,剛才說的高端特鋼加上一般特鋼,加起來占全國的鋼材產量的10%左右,高端特鋼大概也就是3%到5%之間。價格方面,普通鋼材比如螺紋鋼大概是2、3千塊錢,特鋼大概是4、5千,而像一些高端的特鋼,平均售價能賣到10萬到100萬之間,平均價格大概有20多萬,這跟一般的鋼材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生產高溫合金、硅鋼等特殊鋼鐵產品要具備技術積累。在我國發展軍工、核電、高鐵的大背景下,很多產品我們已經開始實現自給自足了。
楊件:現在中國這些高端特鋼材料領域,像撫順特鋼、寶鋼特鋼等等,歷史上有大概幾十年的積累,這些年逐步開始實現進口替代,很多產品我們國家自己也都能生產,有些鋼材在穩定性或者是性能方面比國外稍微差一點點,但是實際影響并不是那么明顯。
久立特材、鋼研高鈉、大西洋等生產高端特鋼的公司,未來發展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楊件:像久立特材主要是做高溫合金加工的,然后鋼研高鈉也是做冶煉的,大西洋也是做加工的。這些企業,處在高溫合金行業,傳統的主要用途是軍用,現在大家關注最多是民用。軍用這一塊,撫順特鋼是做冶煉,它原來一直在供軍用的,現在產能問題逐步解決,它的產量每年30%、40%的增長。而像久立這種公司,現在主要是依賴于下游核電的情況,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在供貨,假如核電一旦放開的話,它們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從無到有,原來就是每年十幾噸的產量,這一塊起來的話,它可能就是數倍、十倍的增長,這一塊未來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而西寧特鋼、方大特鋼、大冶特鋼的產品主要是中低端特鋼,這些企業在庫存方面也基本沒有問題。
楊件:庫存方面問題不大,因為這些企業都是屬于管理比較好的民營企業,庫存周轉情況也是比較好的,庫存方面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
大冶特鋼1季度收入下降但利潤增長,楊件分析:
楊件:收入下降是因為整個鋼鐵價格在下跌,但是下跌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鋼鐵的需求不好,是成本的下跌,鐵礦石作為鋼鐵最主要的原材料,價格下跌,在供需沒有完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成品鋼材的價格適當下調也是合理的。像大冶特鋼這樣的運營比較好的民營企業,管理比較好,它的利潤反而是提升的。今年來說,這種管理比較好的公司,它的利潤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每年我們預計是30%左右的增長。
楊件在研究報告中分析,從某種程度上講,高端特鋼就是新材料,而且是新材料里邊應用最廣、經濟效益最大、最具爆發力的產品。如果要投資特鋼板塊,首先要關注這些公司的下游需求以及轉型情況。
楊件:投資這一塊我們主要是兩條邏輯,一個是剛才說的像撫順、久立、鋼研高鈉這種高端特鋼,我們主要看它的基本面,基本面就是說跟著下游的增長,它的需求爆發,還有價格上漲,還有產能擴張,進口替代,那么這塊的基本面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質的飛躍。而其他中低端特鋼,像大冶特鋼、西寧特鋼這種,我們覺得它的主要是它的邏輯主要在于它的轉型。這些企業原來做一般特鋼的,但是現在它可能向高端延伸,向下游軍工、核電方面有一些收購,這樣是屬于轉型帶來估值提升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