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底4月初,寧德市環保局接連發出多道處罰決定書,對青山集團旗下等多家公司環境違法行為作出責令停產、限期補辦環評手續、罰款處罰。
據寧德市環保局處罰決定書,鼎信實業精煉廢渣球磨處理項目、鼎信鎳業年產50萬噸棒材項目、鼎信科技850mm冷軋及配套項目等均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并先后建成投產或試產。
不僅如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先開工建設再補辦環評手續已成為“鼎信系”多個項目的慣例。對于諸多疑問,記者致電青拓集團一位孫姓負責人了解具體情況,其以不清楚為由拒絕回應。
屢遭環保處罰
前述遭遇寧德市環保局處罰的青拓集團隸屬青山控股集團,主要從事鎳合金冶煉不銹鋼加工與經營銷售,下轄鼎信實業、鼎信鎳業、鼎信科技等十三家子公司,在福安市灣塢鎮規劃建設鼎信鎳合金及其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
資料顯示,青山控股集團起步于溫州,并先后在浙江、福建、廣東建立了鎳鉻合金冶煉、不銹鋼冶煉、軋鋼生產基地。
根據寧德市環保局處罰決定書,鼎信實業精煉廢渣球磨處理項目、鼎信鎳業年產50萬噸棒材項目、鼎信科技850mm冷軋及配套項目等均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并先后建成投產或試產。
此外,2014年以來,鼎信鎳業、鼎信實業等公司就因脫硫塔煙塵排放濃度超標、靜電除塵器和脫硫塔在線監測粉塵儀運行不正常等違法行為遭到環保處罰,被責令停止建設和生產。
據浮溪村村民介紹,自鼎信鎳合金項目落地開始,就有當地村民不斷反映噪聲、煙氣和粉塵污染嚴重。
原寧德市蕉城區教育局黨支部副書記、電大校長阮建緒,退休后一直關注包括鼎信鎳業在內的多個鎳合金項目的建設進展。在他看來,環評審批形同虛設,導致鼎信鎳業對環三都澳區域的生態環境和水產養殖、村民生活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影響。
5月28日,寧德市環保局副局長謝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誠,環保部門壓力巨大,有些項目其他手續都辦好了,環保工作也要盡快做。
謝基平直言,鼎信公司因環保違法而遭到處罰的情況“那太多了”。謝表示,對于已經開工建設但無環評審批手續的項目先進行處罰,再按規定啟動審批程序:“按照規定肯定是要在項目開工建設之前走完環評審批手續,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加強。”
未批先建成“慣例”
根據青拓集團布局,鼎信鎳合金及其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30萬噸鎳合金、450萬噸不銹鋼產能,年產值超900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先開工建設再補辦環評手續已成為“鼎信系”多個項目慣例。例如,鼎信鎳業公司年產100萬噸粗鎳鐵合金及深加工配套項目(一期工程)于2012年6月動工建設,2013年6月投產,此前并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直到項目投產后的7月31日,寧德市環保局才對項目環評報告書進行了批復(寧市環監〔2013〕37號)。
不僅如此,鼎信實業公司二期鎳鐵合金及深加工配套項目同樣存在無環評審批手續即建成投產,后期補辦環評手續的情況。資料顯示,鼎信實業公司二期于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1年9月投入生產,直到2013年4月環評報告書才編制完成,并于次月通過寧德市環保局的批復(寧市環監〔2013〕22號)。
“企業之所以屢次觸犯環保法要求,根本在于違法成本低,一些企業寧愿違法被罰也不愿停工、停產。”阮建緒告訴記者。
另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鐵合金行業準入條件》:“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區等周邊1公里內不得新建、擴建鐵合金生產企業。”需要將廠區1公里范圍內村民搬遷安置并設置環境隔離帶后方可投產。
而鼎信實業公司二期鎳鐵合金及深加工配套項目環評報告書顯示,該項目廠址3公里范圍內共有龍珠村、白馬村等多個村莊。其中龍珠村大部分在廠區500米范圍內,涉及2300余人。
但現實中,上述項目涉及的附近村民幾乎無一搬遷。記者在廠區看到,龍珠村離鼎信實業只有一條馬路之隔,最近處不足百米,項目投產已一年多,附近村民依未搬遷。
環保壓力難解
寧德市福安灣塢鎮浮溪村背山靠水,村民世代靠灘海養殖的“討海”方式為生。不過,隨著多個鎳合金項目的進駐,水產養殖業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
浮溪村村民陳子春告訴記者,由于鼎信鎳合金項目排放的污水使周邊淺海范圍內的海水呈酸性,鹽度變小重金屬濃度增大,村民養殖的紫菜出現大面積死苗、糜爛、變色等病害,已連續三年無收成,對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損害,但并未得到相關賠償。
不僅如此,村民介紹說,廠區附近的龍眼、荔枝等經濟作物也因粉塵污染,樹葉及果實出現斑點等病害。經寧德市農科所取樣分析,初步結論稱“爛果較多疑似酸雨危害,初步判斷可能是大氣污染造成”。
而更大的隱患在于工業發展需要填海造地進而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人士表示,環三都澳區域山多地少,深水岸線后方陸域相對不足,是開發深水港及發展臨港工業的主要制約因素,發展用地相當部分依賴圍填海造地獲取,生態保護與修復存在一定壓力。
據了解,寧德環三都澳區域具有豐富的灘涂資源,灘涂總面積達290平方公里。《福建省沿海灘涂圍墾規劃》提出,至2020年寧德沿海規劃圍墾總面積158.8平方公里,其中環三都澳區域規劃圍墾面積就達114平方公里(17.1萬畝)。這意味著,整個三都澳地區將有近一半的灘涂濕地將變成陸地,進而成為廠區。
不僅如此,環三都澳臨港工業區所在區域密集分布有官井洋大黃魚繁殖保護區、紅樹林保護區等,其中大黃魚產量占全國70%以上,是閩東沿海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養殖功能區。出于對三都澳養殖環境遭遇破壞的擔憂,福建120多名海洋漁業科技工作者曾聯名呼吁阻止臨港重化工業的上馬。
“三都澳沿岸是數十萬漁民世代捕撈、養殖的寶地,大規模填海造地發展重化工業,不僅破壞環境,數十萬漁、農民的生計也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寧德一位漁業專家稱。
如今,環三都澳地區除“鼎信系”多個鎳合金項目已建成投產外,福建聯德企業有限公司30萬噸鎳合金、福建海和實業有限公司一期年產10萬噸高鎳合金材料等多個項目密集分布。不過,福建海和實業有限公司一期年產10萬噸高鎳合金材料已因環評未經審批投產等問題被責令停產整改。
盡管環保問題多發,環三都澳不銹鋼產業還在迅速擴張。在鼎信系列項目的吸引下,2014年3月,國內不銹鋼龍頭企業甬金、宏旺布局灣塢,與青山集團共同投資140億元建設兩個新項目。
青山集團千億鎳合金產業鏈深陷環保困局背后,或許正暗藏著當地政府盲目招商引資的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