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抓住工業4.0機遇鈦行業瞄準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前沿領域
5月21日,以“新未來鈦時代”為主題的“2015中國鈦年會暨鈦產業發展論壇中國鈦谷(寶雞)產品交易博覽會”在陜西省寶雞市開幕。本次論壇及博覽會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寶雞市政府主辦,寶雞鈦業集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承辦。
會展中心廣場群賢聚集,氣氛熱烈。廣場前15噸重的巨型鈦錠標本展示出寶雞建設中國鈦谷的豐碩成果,兩輛民用旋翼小飛機折射出寶雞市鈦材廣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醫療、體育等領域的美好前景。
此次論壇和產品博覽會備受鈦行業高端人士的高度關注。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徐德龍及院士干勇、張金麟、何季麟、陳一堅、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等專家學者以及陜西省副省長王莉霞、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司長肖春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琴華、鈦鋯鉿分會會長鄒武裝、寶雞市委書記上官吉慶、市長錢引安等領導參加盛會。上官吉慶致歡迎詞,錢引安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上,陳全訓說,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把鈦產業作為全市重點打造千億產業之一,積極建設“中國鈦谷”寶雞基地,為加快我國鈦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寶雞已形成以寶鈦集團為龍頭的鈦及鈦合金新材料產業集群,成為我國鈦及鈦合金材料生產、研發、技術和人才交流的聚集區和示范區。此次鈦產業論壇和鈦產品博覽會的召開,為加強行業內交流與合作搭建了一個新平臺。他希望與會代表廣泛交流、深入討論,共同促進中國鈦工業技術創新,拓展鈦材應用領域,為加快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陳全訓回顧了近年來我國鈦行業的發展狀況,并指出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鈦行業創新發展的措施和建議。他說:“近年來,我國鈦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4年,我國海綿鈦的產量接近7萬噸,是2000年的36倍。鈦材產量約5萬噸,是2000年的23倍。我國的海綿鈦和鈦加工的裝備和工藝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我們應該看到,雖然我們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鈦業大國,但還遠遠不是強國,國內優質鈦礦資源嚴重短缺,對外原材料依存度高。鈦加工技術和產品總體處于中低端水平,民用大飛機鈦材等高端產品扔依賴進口。海綿鈦和中低端鈦材加工能力嚴重過剩,應用領域拓展遠沒達到國際水平。”
為此,他提出:“面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和有色金屬產業新形勢,希望鈦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闖出一條新路子。一是要在擴大應用上著力。力爭在交通運輸和海洋工程應用領域取得突破,不斷擴大鈦材應用市場。二是要走創新發展道路。重點瞄準航空航天、醫療器械、3D打印等前沿領域,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新材料的開發,主動搶占技術競爭制高點。三是要切實把握產業方案機遇。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機遇,積極做好技術儲備和項目儲備。”
王莉霞指出,這次鈦博會是第19屆西洽會暨絲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鈦產業、鈦行業的一次盛會和峰會,是推動寶雞鈦產業發展和打造“寶雞·中國鈦谷”品牌的重要契機,陜西省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希望寶雞抓住機遇,順勢而上,加快中國鈦谷的建設步伐,使寶雞真正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
中國工程院、國家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中國純堿協會和楚雄州、攀枝花、洛陽市等領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有色集團、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貴州遵義鈦業集團、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洛陽725所、寶鋼特鋼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代表、知名企業代表以及省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市領導等出席開幕式。
在同期舉辦的鈦產業發展論壇中,肖春泉作了中國經濟發展運營狀況的報告、工程院院士干勇就國家重大項目的發展作了精彩的演講,他希望我國鈦行業要緊緊抓住工業4.0轉型的機遇,以大數據、互聯網+等創新驅動,擴大鈦的應用。同期,來自鈦行業的專家學者就鈦行業的技術、裝備、材料、應用做了精彩的演講和交流。
開幕式結束后,陳全訓、王莉霞等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觀了鈦產品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