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簡評。
公告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73.53億元,同比降1.15%;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68億元,同比增32.92%;基本每股收益為0.60元,較上年同期增32.74%。
經營分析。
業績持續改善。公司在Q2、Q3凈利潤同比大增的基礎上,Q4單季凈利潤繼續同比增長23.02%,延續良好增長態勢。14年公司綜合毛利率達到10.52%,同比提升0.96個百分點,為近幾年來的最高水平,顯示公司產品盈利能力的持續改善。
產品調結構、高端擴產能。公司近年來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來自產品結構的調整、高端產品持續放量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1)傳統產品對周期行業依賴性較大,近年來減少碳結鋼銷量,增量以軸承鋼、齒輪鋼、鍋爐管坯、彈簧鋼及高溫合金等銷售為主,且產品在航空、航天、兵器系統、核電等高端領域上擴大應用;2)內部管理上,實行性價比采購,合理利用價差,并實施標準件零庫存、社會庫存和總包等采購模式,多途徑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水平,通過降本降耗、節約增效累計降本創效4572萬元。
優質特鋼公司,長期看好。公司作為國內特鋼龍頭,在技術、產品、管理等各方面擁有較強競爭力,與同類型公司相比,存貨、資產負債率等各類財務指標優異,長期看好。此外,公司作為鐵路用優特鋼領域的絕對龍頭,對鐵路依賴性較高,隨著近年來鐵路投資的強勁表現,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公司業績增長的確定性更高。
轉型預期。依照我們前期邏輯梳理,大股東背景實力雄厚的上市鋼企最可能發生轉型,如南鋼股份(復星集團)、杭鋼股份(杭州市國資委)等。而公司大股東為中信泰富,資產實力雄厚,且擁有諸多優質資產,不排除公司后續轉型的可能性。另外,公司自身在特鋼領域如鍛件、高溫合金等方面也有進一步擴張的基礎和實力。
投資建議。
預計15、16年EPS分別為0.90、1.08元,目前估值僅為13倍PE,且有轉型預期,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