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檢驗燕都新區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成果的第一年,也是新區發展最關鍵的一年。為此,燕都新區管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從找準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入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把新區打造成“特區”為目標,內生動力,激發活力,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努力實現新區建設“一年見成效、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
把招商引資工作置于全局工作“龍頭”位置,構建“全區抓招商、重點抓招商、全力抓招商”工作格局。一是強化招商力量。明確由兩名副主任具體抓招商,其他4名副主任抓所分管部門、單位招商引資工作。經濟發展局加掛招商三局牌子,與招商一、二局專業抓招商,使招商人員達到22人。其他部門和單位在抓好主責主業前提下,扛起一定招商引資任務指標,實行年終目標責任制考評,招商引資比重為40%。二是明確招商引資重點和方向。圍繞四大產業,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100強以及東南沿海和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實施招商。三是實現招商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科學化、系統化。四是以招商論英雄。把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向招商引資有功人員傾斜。據介紹,2015年,新區必保完成招商引資30億元,完成市里下達的10個億元以上項目任務。
筑牢產業基礎。一是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圍繞金屬新材料、高科技電子、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分別委托權威性、專業性機構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為新區產業支撐、產業聚集、產城融合筑牢基礎。以航天長峰電源等企業為龍頭,以軍品、民品電源等項目為支撐,編制高科技電子產業規劃。以朝柴動力等企業為龍頭,以年產25萬臺動力柴油機等項目為支撐,編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規劃。以天翼國基、金麟鐵精粉、金達集團等企業為龍頭,緊緊圍繞朝陽及周邊鐵、錳礦資源及鎳、鈦、鋯等有色金屬資源,以超純合金、超純鐵、高品質海綿鈦等項目為支撐,編制金屬新材料深加工產業規劃。緊緊圍繞“一核、兩帶、雙心、多組團”編制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概念性發展規劃。二是建立研發平臺。著手引進和建立金屬新材料研發平臺,打通產學研用通道,為打造國家級高端金屬材料基地提供人才、科技支撐。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計劃投資4378萬元,完成狼山南路、撫興街等自建道路建設項目6個。計劃投資5839萬元,由建投公司承建萬柳路、桃源路兩條道路項目,合計1.86公里。加快做好投資592萬元的什家河變電所建設。啟動新區起步區10KV電力線路建設工程,預計投資3230萬元。計劃投資3000萬元的高科技電子產業園區水、道路、燃氣等基礎設施工程也將根據項目進展適時推進。做好計劃投資3000萬元的原雙塔工業區顧洞河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四是著手研究工業地產開發,筑巢引鳳,為招商項目入駐提供快捷便利物質條件。
抓好資本運作,狠抓項目、軟環境建設。圍繞PPP等融資模式拓展融資渠道,解決新區內道路建設資金、新建11萬平方米安居工程資金。增強服務項目建設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一切為了項目,為了項目一切”工作運行機制。確保在建項目、新上招商引資項目、公建項目、基礎設施和安居工程等自建項目順利推進,使新區建設快出形象。深入研究和承接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最大限度提高服務發展能力與水平,做到審批快捷高效,把讓服務對象滿意作為根本追求。
[責任編輯: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