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聯節能型合金綜合利用項目,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赴臺招商活動的重要成果,是閩臺合作的重大項目,也是我市培育冶金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
3月13日,省、市、區三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走進位于蕉城區漳灣鎮的義聯鎳合金項目現場,對該項目調試設備階段的生產設備與環保設施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代表委員們表示,網絡上的有關傳言與事實不符,且存在惡意炒作現象,相信依靠企業先進的生產設備、一流的工藝技術以及政府部門持之以恒的監管,該項目有能力做到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平衡發展。
項目總投資的13%用作環保
廢棄物可防可控可治理
走進義聯鎳合金項目的廠區,撲入眼簾的是先進的設備,專業的技術人員,規范化的操作和管理。在環保投入方面,該項目更是不惜成本,采用最先進的設備和工藝保駕護航。
“項目主要原料紅土礦對人體會不會造成危害呢?”參觀過程中,代表委員們首先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面對提問,企業總經理曾華介紹,紅土礦從印度尼西亞進口,在未開采前系山坡上的土壤,其上有樹木、作物等綠色植物,與一般土壤一樣,并非礦區深挖的高濃度金屬礦。“使用紅土礦模擬生態養殖環境,并進行金魚及跳跳魚飼養試驗,在紅土礦環境下,魚類均良好存活。”曾華補充道。
曾華帶領代表委員們邊參觀邊解說,“該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RKEF工藝技術(“回轉窯-礦熱爐”法)生產,通過嚴密的環保設施、嚴格落實環保責任及規定,所產生的廢棄物可控、可防、可治理。”
據介紹,項目設4座36MVA礦熱爐,利用電爐高溫煙氣作為回轉窯的熱源。礦熱爐設計選用成熟、可靠的封閉式礦熱爐,采用四電場靜電除塵器除塵,除塵效率99.5%以上,煙氣通過濕法脫硫技術,脫硫效率可達90%以上;回轉窯燃燒技術采用低氮(NOx)燃燒器和改變燃燒方式來減少氮(NOx)的形成,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減少氮(NOx)排放量的有效措施。生產廢水實現“零”排放;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水淬爐渣、脫硫渣等),經類比其它同類型、同工藝企業,水淬爐渣歸屬Ⅰ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可用于民用建筑,或用于制作陶瓷、耐火材料等??赡墚a生的微量重金屬主要依存于煙(粉)塵中,干燥窯、回轉窯、電爐以及原料配料轉運過程中的各點均采取采用機械負壓集塵和收塵除塵器進行處理,處理效率達99.5%以上,可有效控制附著于煙(粉)塵中的微量重金屬擴散量。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的環保投資約占總投資的13%,比同行業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8%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
審批嚴格依法依規 環保部門監管到位
義聯鎳合金項目的環保審批和監管,一直都是代表委員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寧德市環保局副局長謝基平表示,相關部門在項目的審批環節嚴格依法依規,特別是在審批義聯項目環評時,環保部門對該企業制定的排放要求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例如,福建省環保廳在審批義聯項目時制定的排放指標比國家標準更加嚴格,國家標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分別是400㎎/m3、240㎎/m3,審批要求這個項目做到80㎎/m3、100㎎/m3以下,而對于這類項目中最主要的特征污染物鎳的排放標準,國家標準是4.3㎎/m3,審批要求這個項目做到0.1㎎/m3,按照省環保廳批復的嚴格排放要求,將最大限度降低聯德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謝基平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據了解,義聯項目的引進審批嚴格依法依規,從嚴把關。該項目經過省市領導的積極推動,2011年9月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福建省簽約儀式上,寧德市人民政府與臺灣義聯集團簽訂了正式合作協議,并通過發改、外經貿部門的批準立項,于同年11月項目通過省環保廳環評審批,2012年3月5日,項目一期正式開工建設。
企業副董事長曾榕青說,該項目嚴格落實項目環保措施和責任。施工期間,項目業主主動落實建設項目施工期第三方監理制度。受委托的監理單位——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每月向相關部門報送監理報告,指導企業按標準要求建設污染治理設施。“目前,已基本建成的1號、2號生產線的污染防治措施已基本落實到位。”
如何進行有效的環保監管?環保部門高度重視日常監管,堅持一月一督查,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要求。今年元旦后,更是成立了義聯項目環保監管專項工作小組,加密監測、加強巡查,對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實行一周一巡查,對生產排污情況實行一周一監測,及時發現問題,指導督促落實整改,嚴防違法違規排污現象發生,確保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據介紹,從目前監測情況看,該項目多項排放指標均控制在國家控制標準內。
代表委員建言讓信息更透明
在參觀了義聯鎳合金項目現場后,代表委員們對整個項目的先進設備和工藝感到欣慰。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圍繞著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關于環保的監管問題,代表們建議,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其環保設施能夠正常運行,嚴格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達到設計標準。
省、市兩級人大代表林賢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也是一名寧德人,我對自己的家鄉充滿熱愛,對寧德現在的生態環境感到很滿意。”他說,這次市里組織了省、市、區三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赴義聯鎳合金項目現場視察、調研,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環境的重視。
林賢學希望,義聯鎳合金項目要嚴格落實項目環保措施和責任,要把環保工作作為一項常態化的工作執行到位。同時,環保部門要監管到位,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好的家園。
信息的公開透明,也成為代表委員們建議的熱點。代表委員建議企業要暢通溝通渠道,建立向市民公布相應數據的發布平臺和機制,把有關數據和信息通過媒體陸續向大眾進行公布,讓市民能夠隨時了解項目的具體情況,也便于防止惡意炒作。
省政協委員林小梅在座談會上提出建議,她認為工廠要定期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普通市民走進廠區,加強與周邊居民的溝通,讓市民參觀、了解和體驗鎳合金項目的生產和環保的真實情況,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企業的生產環境,感受到企業的先進設備、工藝及環保措施,打消他們的疑慮。“例如,讓市民參觀后了解工廠的水是循環利用的,廢水沒有外排;了解紅土礦與一般土壤一樣,并非礦區深挖的高濃度金屬礦等,消除市民的誤解。”林小梅說。
另外,林小梅還建議企業應該加快廠區綠化建設的步伐,趁著植樹造林的好季節,種植花草樹木,建成鳥語花香的廠區。
鏈接
臺灣義聯集團創辦于1978年,是以鋼鐵為核心產業,擁有生產、醫療、教育和地產休閑等四大事業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其不銹鋼生產規模位居亞洲第二大、世界第五。不銹鋼產業是該集團生產事業體的核心,旗下包括臺灣燁聯股份、燁輝股份、廣州聯眾不銹鋼有限公司等,年產不銹鋼300萬噸。近年來,義聯集團在大陸投資發展極快,主要在廣東、江蘇和天津等地投資不銹鋼生產及相關物流業。
發展臨港大型鋼鐵冶金項目,培育新興鋼鐵產業群,是歷屆寧德市委市政府的愿景。本世紀初開始,我市就把發展鋼鐵、石化等產業作為推動寧德經濟實現快速發展、跨越趕超的“引擎”。經過歷屆寧德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各方面不懈努力,寧德漳灣大型鋼鐵項目被國家有關部門列入全國5個沿海布局規劃之一。2011年8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寧德(漳灣)臨港工業區。臺灣義聯集團正是看好我市的區位、資源和后發優勢,決定在我市布點建設鎳合金及不銹鋼等冶金新材料項目。義聯項目啟動建設給寧德“鋼鐵夢”帶來一線轉機,帶動了漳灣港口碼頭及衢寧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大大提升了漳灣臨港工業區的投資環境。
義聯鎳合金項目總投資17.6億美元,擬分四期建設,一至四期全部建成后,將提供年產400萬噸冶金新材料,預計每年可創造產值400億元以上,利稅近18億元,并將增加6000多人的就業。目前,已提供就業崗位近1000個,其中已招收寧德籍大學生100余人。同時,將有效帶動鋼鐵加工業、物流運輸業及配套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