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搏擊和考驗:鋼鐵價格跌破自199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光伏產品價格只有其峰值期的三分之一左右,電解鎳價格較4年前下降近50%,鋼鐵、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產業發展態勢嚴峻。
面對異常艱難的宏觀經濟形勢,新余市奮力邁出轉型升級新步伐。去年,該市吹響改革沖鋒號,全市39項改革基本完成,18項改革穩步推進;新鋼公司實現扭虧增盈,賽維LDK公司硅料一線復產;6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0%以上的增長。
堅持發展至上、富民為先,在改革中謀發展,在創新中促升級,新余,步履依然鏗鏘,態度更加務實。
改革創新——釋放發展動力
1月15日下午,新余市“中介超市”辦公室,某國企招標經理盧鵬飛與11家中介機構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面試”:環境影響評估、可行性研究報告兩項前置審批服務事項,費用、耗時等都公開談,擇優選。
“中介超市”的推出,是新余市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新余市率先建成數字化綜合辦公平臺,推進行政審批代理制、網上并聯審批和一站式辦結、中介超市和“三單”管理,面向社會公布“三單”1471項,項目審批時限壓縮為36天。
目前,新余市已將智慧天網、園林綠化等六大領域的公共服務產品推向市場。同時,著力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體系,推動警務、城管、文化、衛生、養老服務進社區,探索將網上審批系統延伸至社區,增強了居民自治功能。
激發市場活力。新余市建立企業信用評價和公開制度,面向社會公布首批300家企業信用白皮書,并公布投資項目預審制度、企業“寧靜日”制度,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依托鋼鐵、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聯盟,97家企業實現抱團發展。
工業立市——高昂產業龍頭
近期,光伏行業巨頭賽維LDK公司連續傳來利好消息:海外債務重組完成、自主研發冷氫化項目投產……
面對經濟下行困局,新余市堅持工業立市戰略不動搖,以工業的強筋壯骨促進發展升級。在全力支持新鋼公司扭虧為盈的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目前,全市有江鍛重工等鋼鐵深加工企業183家,涉及汽車零部件、農機裝備、電梯、五金等領域,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械加工產業集群。
一手抓重點企業幫扶解困,一手抓光伏發電應用。全市總裝機容量達257.2兆瓦,已竣工光伏并網發電項目81.5兆瓦,建設規模占全省的60%,企業在國內市場上的在建光伏發電項目近10吉瓦。通過重點培育觸控、LED、安防及相關配套產業,引進聚集起65家光電信息企業,銷售收入達50億元。
重壓之下,新余工業依然后勁十足。去年57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9.9億元,新簽約項目170個、金額202.8億元,其中開工111個,投產56個。
富民為先——改善群眾福祉
投資1億多元的廖家江改道項目,以“本屆政府將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承諾,贏得市民普遍支持和期待。此前,廖家江逢雨必澇,被兩岸居民戲稱為“新余的龍須溝”。
新鋼公司現有棚戶區住戶5500余戶,涉及1.37萬人,總建筑面積約29萬平方米,其中鐵山B區安置小區1220套安置房今年春節前將達到入住條件。去年,該市開工新建廉租住房1800套、公共租賃住房5028套;7979戶棚戶區家庭改善了住房條件,1660戶農村危房得到改造。
為扶持就業創業,新余出臺16項政策,新發放小額貸款4.7億元,帶動就業創業1.57萬人次,全市新增注冊企業2935戶,注冊資本160.5億元。得益于改革發展成果,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十連提”,新農合參?;I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90元,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實現應保盡保。
作為全國首個合同環境服務試點設區市,該市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強力推進合同環境服務工作試點,目前已實施7個合同環境服務試點項目。去年,該市空氣優良天數為315天,優良率為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