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寒風凜冽,湖南省桂陽縣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項目區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50多臺機器來回穿梭、推土壓路,200多工人正在緊張施工。“用3至5年時間,打造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基地,實現園區產值1000億元。”該項目區負責人黃震向記者介紹說。
據了解,該項目區是湖南省唯一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專業園區,以鉛鋅冶煉為主導,并以園區自產鉛、鋅、錫、鉍、稀貴金屬等為基礎,發展鉛基合金和鋅基合金制造以及銀、鉍的精深加工等下游產業。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以上,園區道路、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建設正快速推進,園區“三橫五縱”主干道壇山大道和蓉峰大道路基基本成型,水、電管網已鋪設至園區。良好的環境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其中:湖南國電金緣黃金項目順利簽約落戶,中國五礦、湖南宇騰有色公司、湖南中天誠環保公司、杭州貴佳貴金屬有限公司等企業紛紛前來投資考察。
桂陽是“有色金屬之鄉”,境內富含鉛、鋅、鉍、金、銀、銻、鎢、鉬等九大類有色金屬。曾經,桂陽有色金屬產業發展被人認為“傻、大、黑、粗”,布局散亂,層次低、鏈條短、無品牌、無形象。近年來,桂陽關閉淘汰小冶煉企業15家、非法采選企業50余家。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堅持走礦產品精深加工路子,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資源、原材料產品的多次轉換、加工、增值,提高主導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目前,礦產品精深加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形成了鉛鋅、錳鐵、石墨、稀貴金屬產品等四大系列,其中鉛鋅加工業,由原來單一的粗鉛發展到電鉛、金、銀、銦、精鉍、氧化鋅和鋅錠等12個產品。
桂陽傳統的有色冶煉技術正在被現代化的科技工藝所取代,有色產業已從以前的單一、粗放、無序式開采逐步走向綠色、低炭、環保的礦產品精深加工之路。在鉛鋅采選上,黃沙坪礦業、寶山礦業等企業的坑口生產能力達180萬噸/年,占全縣鉛鋅采選的八成以上。在精深加工方面,銀星公司建設的10萬噸氧氣底吹煉鉛項目,可使全縣鉛產量達到15萬噸以上。桂陽工業園區被評為全國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湖南省最受公眾關注園區和新型產業化示范基地。
據統計,2014年1-10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3億元。其中有色金屬采、選、冶、加工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全縣GDP的比重較大。